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研讨会8日在京召开。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及人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100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力宇在“分论坛一”上作题为《关于中国反对在国际人权领域搞双重标准的若干回顾与思考》的发言。
以下为根据速记稿整理的发言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这一论述中反对搞双重标准是首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2006年开始,人权理事会每次会议的议题精简并固定为10项,其中第4项是“需要理事会注意人权状况”。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利用这个议题,多年来不断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毫无事实根据的指责,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就是一贯以双重标准来评判自身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一味奉行“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双重标准。中国一直是被集中攻击的对象之一。近年来的情况尤甚。中国近些年来在人权理事会对双重标准进行精确的反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之所以在“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之后,还明确强调“反对搞双重标准”,是因为此事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主权和人权的关系,在中国和某些西方国家之间,是一个在价值观方面最不一致而且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有可能产生严重冲突的问题。中国政府及其学者一直坚持认为,人权说到底还是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事,因此在人权问题上必须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内政。在维护和促进人权方面,除了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诸如殖民主义、种族灭绝等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外,基本上只能由各国自己来处理。人权高于主权实际上已成为强国、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根据。
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各国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习近平主席的这一讲话,也是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和制度以及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的层次和高度,对双重标准的深刻理论批判。在中国和各国的交往和国际关系中,都要坚决反对双重标准。这也是我们人权学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