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从社会变迁与文明进步看西藏人权事业的伟大成就 - 大会发言 - 中国人权网

张云:从社会变迁与文明进步看西藏人权事业的伟大成就

2022-11-10 16:18:37来源:中国人权网
\
11月8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研讨会在京召开。图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发言。(图片来源:中国人权网 摄影:张馨)
 

从社会变迁与文明进步看西藏人权事业的伟大成就

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云

  中国快速发展给世界人权事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案例,也提供了新的理念,西藏地方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缩影。

  一、驱除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铲除殖民侵略制造人权灾难的祸根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给西藏各国人民带来人权灾难的首先是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既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又造成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美国、北约和老牌殖民侵略势力,今天仍在变换着手法,干着过去其祖辈干过的侵害世界各族人民人权的勾当。动辄发动侵略战争,无端夺取了多少受害国平民百姓的生命,谁来关心他们的生命权?由此可见,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驱除帝国主义势力这件事本身就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二、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化解影响社会群体人权差异的主要矛盾

  民族问题始终是包括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内仍然没有解决的一个难题。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通过不断消除民族间的发展差异,实现中华各民族人权事业的进步。在西藏地方通过和平谈判签订《十七条协议》,使西藏地方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团结局面,不仅实现了汉族与藏族的团结,而且也实现了西藏地方藏族内部的团结,以及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解决了造成社会不同群体间人权差异的难点问题,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废除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砸烂阻碍西藏人权进步的桎梏

  1959年以前的西藏地方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十四世达赖常常赞美的旧西藏,只属于农奴主阶级,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和奴隶没有任何的关系。在那个时代不仅是分阶级的,而且在法律上还要划分为等级。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消除了西藏地方产生人权不平等的阶级根源、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书写了西藏地方人权发展史上最灿烂的华章,人的自由、人的平等、人的解放在西藏地方由此正式开启。

  四、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断夯实人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各族群众的团结奋斗下,西藏的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无视乃至诋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事实,展现出的是傲慢和偏见,这才是对人权最大的蔑视。

  五、持续推动教育文化事业,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70年来,西藏的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到全体公民充分享有的权利,从满足基本教育需求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提供着强大的动力,这也是最可持久、最有含金量的人权。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给世界人权事业赋予新的内涵

  中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作为重要内容,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积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体现出中国对人类普遍人权的责任担当。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70多年历程,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西藏篇章的一个一个的辉煌铸就的过程,驱除帝国主义列强出西藏,开启了保障各族人民生命权的崭新时代;实现民族平等政策,找到了解决族群矛盾和差异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实行民主改革铲除了造成人权不平等,乃至对立的阶级土壤;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夯实了西藏地方各族人民人权进步的物质基础;出台和实施对口援藏政策,大大缩小了东部和中西部间的地区差异,维护了不同地区群众平等人权;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西藏与全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突出特点。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权保障内容,体现出人权事业开始步入新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丰富全球人权治理赋予了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