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程志敏教授在“生命权的价值位阶与法律保护”单元发言。(本次网络会议视频截图)
“全球疫情防控与人权保障”系列国际研讨会5月9日在重庆召开首场会议。来自中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40多位人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疫情防控中的生命权保障”的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程志敏教授在“生命权的价值位阶与法律保护”单元发言。
程志敏认为,我们迄今对生命权的重视不到位,过多关注看上去更高级的权利,比如“尊严”和“自由”等等,反而忽视了生命权的基础或本体意义——这恰恰也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悖论,既以个体的自保为政治法律的出发点,同时又在过分追求自我存在的同时彻底破坏了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基础。
程志敏认为,生命权只能在社会或政治共同体中才能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还特别需要其他人的高度参与。而国外的“群体免疫”显然违背了生命权的原则,实际上是政府撕毁了自己应该承担的政治契约,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个体,让每个人独自承担起对生命权的守护,本质上是让政治社会重新回到自然状态中,而在各自为战的自然状态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任何人都活不成。
程志敏认为,生命权既然具有极高的社会性,只能靠政治制度来保障。首先把每个人的生命权放在首位,围绕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美好生活的最高目标,有意愿有能力迅速改进,而不是无所作为,通过到处“甩锅”来掩盖自己的失误。“群体免疫”表面上是政府不负责任,实际上是制度本身的缺陷而导致的无可奈何的选择。相互扯皮,甚至恶性竞争,最终吃亏的还是大众,人们的生命权根本得不到保障。
程志敏认为,从英美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惨烈现状看,虽然他们的医疗技术如此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大灾大难面前,都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在美国,感染新冠肺炎的有一百多万人,不幸染病去世的有七八万人。尽管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持枪证,家里也囤了不少精良武器,但是于事无补,毕竟,枪支弹药不是“药”,良好的政治制度才是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