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施行。退役军人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1日
我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综合性、基础性及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生效施行,实现了以国家立法形式对法律援助制度的确认,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发展进入新的起点。
6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部署。《行动计划》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残疾预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民动员、科学施策、依法推进,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7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妇女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儿童纲要》)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比重保持在4成以上。一系列拓展女性就业渠道、提升技能水平、加强健康保障的政策和措施,为贫困妇女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2012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女职工劳动条件不断改善,有力维护了女性在劳动中的合法权益。《儿童纲要》实施以来,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
10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和文体服务保障,《规划》设计了22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7项,预期性指标15项。明确了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首次将覆盖面更广、服务内容更丰富、需求层次更高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和能够与公共服务密切配合、有序衔接的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同步纳入规划范围,提出了系统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支持政策。
12日
《民政部关于表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决定》正式发布,授予相关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中国人权研究会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12日-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公益诉讼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3日
中国残联、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信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十项重点任务: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的学习宣传;加强社会宣传和大众传播;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实施党员帮扶残疾人行动;深化志愿助残服务活动;开展扶残助残文明实践行动;实施文化领域助残行动;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开展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讲好残疾人故事,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形象。
14日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近日正式出版。以此为契机,中国记协在京举办第152期新闻茶座,3位党史和人权领域专家学者与40多家境内外媒体记者和驻华使馆新闻官,围绕“新时代中国的人权理念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交流。活动中,中外记者就“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和意义”“中国人权理念的经验推广”“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等议题踊跃提问,专家学者在热烈的交流气氛中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16日
全国信访局长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总结2021年信访工作,分析当前信访形势,部署2022年主要任务。2021年,国家信访局持续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深入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一大批群众信访多年、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国家信访局负责人表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完善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工作机制,把群众呼声反映好、合法权益维护好,努力让信访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得到认真负责处理,让信访群众在每一件信访事项解决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17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上讲话时表示,2022年检察机关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全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要持续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在落实公益诉讼“4+5”法定责任之余,要积极、稳妥重点办理妇女权益保障等领域案件。
18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安理会妇女、和平与安全问题公开辩论会上发言,呼吁全面加强冲突地区妇女保护。张军说,保护武装冲突中的妇女,推动妇女参与政治和平进程,是安理会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安理会要坚持正确方向和轨道。
18日
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2021年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达到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占比达到67.9%,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确保年度全国脱贫人口就业规模高于3000万人,力争比2021年有所增加。
25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部署各地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普及程度显著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融合教育全面推进;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
25日
司法部关于印发《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日前发布。规划明确,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
26日-27日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农村、文物保护单位、企业等考察调研,给基层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虎年吉祥!祝愿伟大祖国山河锦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
上一篇:2021年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