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放大使在第五十三届联大关于加强联合国人道主义和救灾援助协调的发展
(1998年11月16日)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感谢秘书长关于加强联合国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协调的报告,现在,我愿借此机会谈一些看法。
近一年来,机构间常设委员会和人道主义事务执行委员会在德·麦罗先生的领导下,在向受到自然灾害侵袭和处于紧急状况的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部署和协调。OCHA根据其三项核心职能,在处理几个关键的人道主义事务方面取得了进展,我们对此表示赞赏。中国一贯非常重视联合国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并将继续给予积极的支持。
中国代表团愿意借此机会强调,必须尊重人道主义的法律和原则,确保冲突地区的平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受到保护,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工作人员在这些地区的安全,使他们能够安全无阻地执行任务。要加强对人道主义法律、原则和其他相关国际标准的宣传,要研究可以切实采取的措施。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认为,目前人道主义事务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资金问题。有了可以随时调用的资金和物资,才能有及时、有效的救援行动,和具备减灾备灾部署能力。谁也无法做无米之炊。我们认为,机构间联合呼吁程序是目前有效的筹资、协调工具,各国应加强对它的支持,改变目前在响应呼吁方面的消极状况。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有能力的国家,对处于困境中的国家致力于摆脱紧急情况、重建家园的努力,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早日度过难关,走向发展。
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及其不可预期性,增加了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和筹资工作的难度,而这些灾难的紧迫性又使国际社会救援行动及OCHA的协调工作责任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除了要继续发挥联合呼吁程序的筹资协调作用外,应加强对应急备用机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使之逐步健全完善发挥作用,从而使联合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集人员、经费和救援物资,做出快速反应。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加强机构间合作对于协调一致、快速有效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欢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组织的广泛参与,以便利用他们的专长,发挥他们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受援国家/地区不同领域的需求问题,提高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在这方面,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和各机构的驻地代表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主席先生,
我们赞赏OCHA极其有关办事处一年来对饱受自然灾害侵扰的国家进行的救援协调,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并支持各国、各有关机构在早期预警、减灾备灾和环境治理方面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这对于制定科学的防灾救灾战略、指导有效的救援行动是重要的环节。中国愿在这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
主席先生,
中国今夏遇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切可能的紧急措施支援抗洪、安置灾民。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在关键时刻向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援助,这对于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鼓舞作用。我愿借此机会,对向处于紧急环境中的中国提供了宝贵援助的国家、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各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各界友好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秘书长和联合国紧急救灾协调员德·麦罗先生为中国水灾做出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安排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谢谢主席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