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球:五方面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
中国人权网首页  | 论坛介绍  | 中国人权研究会简介  | 领导致辞  | 相关报道  | 论文发言摘要  | 图片报道  | 中国人权在行动  | 视频  | 人权白皮书  | 相关链接  |
  人权网 > 专题 > 特别报道 > 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 > 相关报道
陈士球:五方面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陈士球1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上表示,人权发展环境建设是一项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权保障机制等五方面加强建设。

  关于建设高度重视人权的政治环境,陈士球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对人权的重视程度和人民的人权意识空前提高。“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写入宪法,《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自2009年起开始实施。事实证明,高度重视人权、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环境正在健康发展。

  关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陈士球强调,发展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如果不把发展搞上去,人权就会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谈。

  关于建设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陈士球说要实现这一点并非易事。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中国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提上日程,并特别强调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关于建设健康繁荣的文化环境,陈士球说,从人权的角度而言,消极颓废的文化、文化领域的邪风乱象,直接破坏人权。一个好的文化环境是建设良好人权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建设坚强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陈士球表示,现代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承担保障人权的首要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法治理念的一些重大转变,如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程序法与实体法并重;实行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的原则;严禁刑讯逼供、非法证据不予采信;确保律师介入案件的程序和辩护的权利等。等到条件成熟国家人权机构成立后,中国人权保障体系将更完善。(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 马海燕 余湛奕)

分享到: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中外专家学者热议国际人权发展 2013/09/13
  • 外国专家积极评价中国为保障人权所做努力 2013/09/13
  • 北京人权论坛成各方沟通人权话题重要平台 2013/09/13
  • 中外专家学者热议国际人权发展 2013/09/13
  • 外国专家积极评价中国为保障人权所做努力 2013/09/13
  • 北京人权论坛成各方沟通人权话题重要平台 2013/09/13
  • 韩小兵 喜饶尼玛:新中国少数民族人权法治的宏观特色 2013/09/11
  • 李晓:司法是人权的有力保障 2013/09/11
  • 柳华文:法律作为一个整体促进人权 2013/09/11
  • 孟庆涛:权利、法治与公民德性 2013/09/11
  • .
    中国人权
    主编信箱:humanrightscn@yahoo.cn|关于我们|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