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至上与全球人权治理
12月8日,2021·南南人权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专家学者、驻华使节等近400人,围绕“人民至上与全球人权治理”这一主题积极交流,展望未来愿景。
主办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承办方
CGTN智库
2021年12月8日 • 中国北京
在人权问题上人类就是一个地球村,要坚持开放和包容,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与时俱进,让人权的发展表现出光明的无限的前景。
人权议题需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真正关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性别平等和道德权等。特别是在南方国家更应如此。
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了人权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拓展了中国特色人权实践。
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在国际人权领域开展相互借鉴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目前全球发展目标已成为以人权为基础、全球达成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全面且包容的。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当家作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消除贫困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给国际社会留下了巨大的经验财富,切实推动了南南人权合作。”
中国已实现全面脱贫并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保障进入到新的阶段,中国的百姓也将享有更全面、充分的人权。
当前,多边主义在人权领域面临威胁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维护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才能保护人权、发展人权。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越发感觉到残疾人群体的权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步入小康社会,无论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都有对残疾人相关的特殊政策
汤姆·茨瓦特认为,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新挑战,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为推进人权事业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全球人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各方应采取行动,让国际人权事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而不是由个别国家指手画脚”。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促进南南国家人权合作的指南。
中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在“2021·南南人权论坛”线上作大会发言。张维为表示,实践证明,中国优先坚持以人为本、消除贫困、推动现代化事业发展等,实现了伟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