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足迹
-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都去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对贫困群众深深牵挂。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就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占比和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脱贫任务重,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作为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第十条明确指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
-
六盘山区×习近平强调,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详细]
-
秦巴山区×习近平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详细]
-
武陵山区×在这里,习近平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他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详细]
-
乌蒙山区×习近平对大家说,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详细]
-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详细]
-
习近平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详细]
-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详细]
-
习近平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详细]
-
吕梁山区×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详细]
-
大别山区×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详细]
-
罗霄山区×习近平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详细]
-
习近平希望巴吉村的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广开致富门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详细]
-
四省藏区×习近平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详细]
-
习近平表示,我这次来,就是要看中央惠民政策是不是深入人心。我们党的一切政策,都要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和落实。[详细]
-
2020-01-02
-
2022-04-14
-
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