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2.1万字,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9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包括:发展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公正审判权、少数民族权利、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利、残疾人权利、环境权利、对外交流与合作。白皮书说,201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实施,中国人民更加切实地从国家发展进步中受益,中国人权事业又取得了新成就。[点击详细]
白皮书称,过去一年,中国民众社保、医疗、社会救助等各项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社会保险领域,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1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04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7万人,全年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为852元人民币。医疗保障方面,政府不断提高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水平,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中央财政投资224亿元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2013年人均30元提高到2014年的35元。[点击详细]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国家将10月17日确定为扶贫日。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扶贫实现了对重点县的全覆盖。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33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0%。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各级政府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国家制定《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共建设269个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961个乡镇服务站。[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在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规定了更严格、覆盖全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白皮书说,201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实施《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打击力度,各级人民法院全年审结相关案件1.1万件。[点击详细]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更重视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打击恐怖主义、重视被追诉人、被羁押者和罪犯的人身权利保障,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利。2014年发生的42起重特大事故目前已结案38起,共追究969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302人。[点击详细]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继续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行政司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法使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21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全国共1.2万多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达400多万人,双语教师有20多万人。[点击详细]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称,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各少数民族的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活佛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的尊重,西藏现有活佛358名,其中40多位新转世活佛按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得到认定。 [点击详细]
白皮书称,2014年,中国政府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6 3%。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得到依法保障,妇女就业得到有效促进。[点击详细]
白皮书说,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多个县(市、区)建起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2000万老年人受益。全国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3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0年调整,月人均水平由2004年的647元提高到2014年的2050元。2014年7月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中央财政增加补助资金120亿元,1.43亿城乡居民领到基本养老金。[点击详细]
人权白皮书:困难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重点康复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白皮书说,2014年,国家继续推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和公共服务等得到进一步提升。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部分地区推动实施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专项制度,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专项制度。全国至少实施一项补贴制度的覆盖率达到77.42%,700多万残疾人直接受益。201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10.63亿元,专门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共751.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点击详细]
人权白皮书: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
白皮书说,2014年,国家继续推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工作涉及全国650多个市和1600多个县。重点推进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人行通道,以及建筑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地面、楼梯、电梯候梯厅及轿厢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2014年,全国近5万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实现无障碍进入,有条件的文化站专门配备康复训练设施和适合残疾人使用的文化娱乐器材。全国公共图书馆盲文图书藏量超过80万册,盲人阅览室坐席数达18万多个。[点击详细]
2014年,国家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明确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规定了查封扣押、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日计罚、限产停产、移送拘留、环境公益诉讼、区域联防联控、公众参与等多项新制度。完成了钢铁、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超额完成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指标。[点击详细]
人权白皮书:环境权的司法保障加强 公民参与环境事务管理的渠道拓宽
2014年,中国政府以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全年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16万余人次,检查企业84万家次,立案12531件,结案8373件,对1600余起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管辖制度、审判程序、责任方式、赔偿范围和诉讼成本负担机制作出了操作性的规定,充分保障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的环境民事公益诉权。公民参与环境事务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拓宽。[点击详细]
2014年3月,中国接受第二轮国别人权审查报告获得人权理事会核可。中国本着开放、认真的态度接受了各国提出的204条建议,占建议总数的81%,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2014年5月,中国执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次报告接受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团全面介绍中国保障经社文权利取得的成就,真诚回答委员会提问,委员会专家称赞此次审议为“履约审议典范”。2014年10月,中国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七、八次合并报告接受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团本着自信、包容、开放的态度与委员会开展了建设性对话。[点击详细]
人权白皮书:中国积极拓展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 推动双边人权对话与交流
加强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合作,承诺于2014年至2017年向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大幅增加捐款。与联合国人权特别机制进行建设性对话,认真及时答复特别机制来函,向外债问题独立专家、健康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安全饮用水问题特别报告员发出访华邀请。中国与欧盟及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举行人权对话和交流,与澳大利亚开展人权技术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了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中外与会者以“中国梦: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为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点击详细]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说,中国的人权状况逐渐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变化,公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获取信息、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容易,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这都建立在人权状况改善的基础上。韩国湖西大学中国研究室教授全家霖表示,白皮书直观展示了中国在过去一年努力推动人权事业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维护司法公正方面,白皮书记载了多起冤案、错案,反映了中国政府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将极大地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点击详细]
人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能否保障人权也已经成为了“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就将“以人为本”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权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扎扎实实。我们期待着人权事业能够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让每个人都能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共同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梦想成真的机会。[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