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日
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从法律层面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得到落实,确保各地不松懈、不变调、不走样,持之以恒促进乡村振兴。
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在京出席2021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切实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感,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披露,2016年至2020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杀人、抢劫、贩卖毒品等严重暴力犯罪人数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例年均下降2.16%。
1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在新法实施的当天,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第50号教育部令,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日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同举办“中国新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国际交流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新疆的减贫事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人民政府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会上介绍:“到2020年底,新疆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千年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权成就。”
3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疆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员工就新疆劳动和就业保障等问题,以亲身经历和翔实的案例数据,有力驳斥了美西方反华势力关于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的谎言。
8日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21·中欧人权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罗马和重庆两个主会场同时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希腊、世卫组织、联合国人权高专办、联合国经社文权利委员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70多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与会嘉宾围绕疫情背景下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权、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人权领域重要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与会者积极肯定中国政府坚持生命至上、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经验和做法,一致认为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权是疫情期间各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应有的共同立场,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与会人士纷纷强烈批评近期个别国家的一些政客、媒体别有用心地炒作所谓中国人权问题和新冠病毒溯源,指出这背离了促进人权发展的应有之义,也破坏了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共同努力。
1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共7章71条。该法明确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的方针、原则和体制机制,突出军人地位和担负的职责使命,规范军人荣誉维护制度,明确军人待遇保障基本制度,完善军人抚恤优待制度,明确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1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进行分组审议。这是现行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9月1日起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修订草案共8章58条,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国民发现,其中涉及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内容只有两处,一处是修订草案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另一处是第十六条规定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接纳残疾学生。针对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与会人员提出了适当提高经费标准、完善特殊教育津贴制度、打造信息无障碍环境等建议。
10日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继续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根据通知,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功能。抓好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落实,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17日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正式对外发布。《规则》首次构建在线诉讼规则体系,有效填补了我国在线诉讼领域的制度空白,为世界互联网司法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1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就新冠疫情应对问题与人权高专互动对话时,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的63个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促进全球新冠疫苗公平分配。陈旭表示,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消极影响。疫情凸显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重要性,凸显各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1日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在人权理事会无视事实,就涉港、涉疆等问题发表错误言论,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发言人刘玉印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制定和实施香港国安法属于中国主权。香港国安法为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制度和法律保障,得到了广大香港居民的支持和拥护。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实现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香港民众再也不用生活在动荡和暴力的威胁中,各项合法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行使,其中就包括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任何自由都不是无边界的,都不能突破国家安全的底线,有关国际公约对此有明确规定。香港是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违反法律必然会受到法律追究。
22日
住建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提高农房品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作了部署。《意见》强调,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完善农房功能,提高农房品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于整体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高农民居住品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22日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古丽娜尔·吾甫力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与人权高专对话时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团发言,介绍新疆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权成就,强调任何反华势力都破坏不了新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22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代表俄罗斯、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埃及、伊朗、塔吉克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玻利维亚等近20国作共同发言,呼吁各国促进国际人权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4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全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促进人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24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就中国共产党尊重保障人权的理念和实践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中国人权研究会秘书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鲁广锦先生,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一级巡视员李晓女士,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志鹏先生,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万洪先生出席吹风会。
25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期间,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疫情下的经社文权利保护”视频边会举行。来自中国、老挝、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和乌干达6国相关民间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疫情下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的挑战与应对”和“疫情下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的最佳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28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蒋端公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与联合国秘书长防止种族灭绝特别顾问互动对话时发言,指出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全面调查并追究肇事者责任。
30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与法外处决问题特别报告员举行对话。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蒋端公使代表俄罗斯、白俄罗斯、朝鲜、斯里兰卡、伊朗、叙利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作共同发言,揭露英国人权劣迹,敦促英国正视自身人权问题,停止各种侵犯人权行为。
30日
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人社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进行调度显示,各地后续扶持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完善,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一人以上就业,2020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0493元,大幅超过脱贫线。同时,各地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30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举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视频交流会举行,埃及政府官员、媒体人士、智库学者等50余人在线参加,相关代表还与新疆官员、民众进行交流互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人权改善等方面介绍了新疆的基本情况。新疆宗教界人士、各界从业人员在现场和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介绍了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埃及官员、媒体人士等就涉疆问题与新疆官员进行线上交流。 |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
上一篇:2020年
下一篇: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