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权大事记 >
2021年

2021-02-03 15:50:42   来源:   


  3月

  
1日

  近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汇编的《防控疫情 保障人权》图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以中、英两个文种出版发行。本书作者多为我国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全书共收录28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围绕中国抗疫中的人权保障、反歧视反污名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展开。

  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9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西藏脱贫攻坚和文化保护”云上边会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境内外有关减贫和文化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与会8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重点研讨交流了中国政府在西藏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倾力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实践经验,5名专家学者对主旨发言作评议。

  16日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出席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60分钟吹风会”,在线回答了有关“欧盟准备就新疆人权问题制裁中国官员”的问题。张明表示,已注意到媒体相关报道,对此表示严重关切。中方历来主张不干涉内政,反对动辄采取制裁的错误做法,更反对无视事实的肆意捏造。张明表示,中国政府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依法保护劳动者权利,想方设法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培训、创造就业,鼓励、帮助和支持他们勤劳致富;目前新疆已连续4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件,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得到最大程度保障;去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新疆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仍超过3.2%。

  17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云上边会“南南减贫合作与人权保障”召开。来自中国、德国、荷兰、埃及、南非等国家的近2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减贫经验、南南减贫合作和人权保障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边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跨文化人权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18日

  针对美国国务院就中国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宣布更新对包括14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内的中方有关官员实施制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人发表谈话,强调美方以香港事务为借口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十分蛮横、恶劣,中国全国人大表示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

  18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在外交部举行。针对德国人郑国恩打着学术幌子,炮制一系列所谓涉疆“研究报告”,散布涉疆虚假信息,企图蒙骗国际社会、干扰破坏新疆稳定发展的行径,来自新疆的多名干部群众与中外媒体面对面交流,用亲身经历澄清事实,揭露郑国恩的真实面目,论证其所谓涉疆“研究报告”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19日

  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纪念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会议。针对美国代表在会上妄称新疆地区存在“种族灭绝”,抹黑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当场予以驳斥,指出美国在涉疆问题上痴迷于制造谎言,但谎言终究掩盖不了真相。戴兵表示,种族主义威胁国际和平、稳定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公敌。中方坚定支持联合国在打击种族主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呼吁加大力度打击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打击污名化、仇恨言论和暴力,建设平等、包容的社会。

  22日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针对瑞士联邦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战略》文件举行中外媒体线上记者会,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指出该文件既有积极面也有不实之词和错误认知。面对十余家瑞士主流媒体及驻瑞中国媒体,王世廷表示,瑞士联邦政府近期发布《中国战略》文件,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瑞两国70年合作关系做了积极评价,将中国视为外交重点国家之一,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利益。但遗憾的是,瑞方在文件中对中国政治制度、少数民族政策和人权发展状况等进行无端指责和攻击,给中国贴上一些恶意的标签。这些说法背离基本事实,不利于中瑞关系健康发展。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23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次会议通过中国提交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坚持多边主义,在人权领域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加强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决议还主张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疫苗。

  24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对美国侵犯人权的状况进行揭露。报告分为序言、疫情严重失控酿成人间悲剧、美式民主失序引发政治乱象、种族歧视恶化少数族裔处境、社会持续动荡威胁公众安全、贫富日益分化加剧社会不公、践踏国际规则造成人道灾难,全文约1.5万字。以大量的事实和翔实的数据,揭露了所谓的“山巅之城”“民主灯塔”侵犯人权、亵渎人权所留下的新纪录。

  26日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表示,在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团结抗疫,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之际,仍有一些势力传播虚假信息和政治病毒,执意挑起对抗。他强调,人权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是对华施压的政治工具。中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多年来取得的人权发展成就不是那些谎言和欺骗所能否认的。

  28日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阿布扎比同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举行会谈。在谈到人权问题时,王毅表示,一国人权状况如何应由本国人民来评判,而不应由其他国家依据自身好恶断定。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权观并不代表国际人权观,世界应该倾听、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主张,让人权的定义更加全面、丰富和均衡。既要重视政治和社会权利,也要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既要讲民主自由,也要讲公平正义。各国文明传统不同,发展阶段各异,对人权的理解也各有侧重,这其实很正常。正因为如此,我们主张各国可以就人权问题进行平等交流,互学互鉴。中方反对打着人权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更反对将人权问题作为政治工具,肆意对别国攻击抹黑。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国家,也不应把一国的标准当成国际标准。某些西方国家如果执意以人权为借口,遏制打压发展中国家,企图剥夺非西方国家的发展权利,这将是人类进步史上最大的不公。中方愿同阿方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共同促进两国和世界人权进步事业。

  29日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发言人刘玉印就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人权与跨国公司问题工作组等特别机制专家涉华错误言论发表谈话指出,这些专家当天出于对中国偏见和政治目的,恶意歪曲事实,散布所谓“强迫劳动”谬论,中方坚决反对,完全拒绝。

  29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在外交部举行。欧盟、美国、英国、加拿大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新疆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这种做法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新疆各族人民的感情,令来自新疆的干部群众代表、学者代表、宗教人士非常愤慨。面对中外媒体,他们用事实和亲身经历,介绍了新疆真实的情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上一篇:2020年
下一篇: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