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
为使《哥本哈根宣言和行动纲领》、社发特别联大成果文件所提出的倡议和计划早日变成现实,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当前,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共同努力,营造和平国际环境。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发展与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密切相关。不幸的是,在过去10年里,国际和地区的总体安全形势很不稳定,武装冲突延绵不断,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持续困扰着有关地区和国家,致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无暇集中精力搞建设,更谈不上追求社会发展。因此,努力营造和平的国际和地区环境,遏制冲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各方落实承诺、实现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头等大事。
第二,结合国情,选择正确发展道路。发展中国家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把发展置于优先地位,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积极推动改革与开放,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条件,努力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际社会应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并且在机制建设、人员培训、竞争力开发等领域提供帮助。发达国家应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进一步减免债务,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贫困。
第三,深化合作,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艾滋病、“非典”等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已成为各国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去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事件再一次说明,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必须加强团结,集体应对。令人高兴的是,包括联合国、有关国家政府、民间社会在内的国际社会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建立了真正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尽快建立地区或全球防止自然灾害和传染性疾病的预警系统,共担责任,避免悲剧再次重演。
第四,加强协调,切实落实行动计划。俗话说:一千个承诺,不如一个行动。这说明行动的极端重要性。落实社发领域的承诺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以及采取行动所需的机制和资源。各国政府应首先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社会发展问题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推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尤其应重视贫困、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男女平等、保护特殊群体权益等问题。同时鼓励民间社会发挥补充作用。中方支持联合国在社发领域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并将继续支持一切有助于实现承诺和千年发展目标的努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相信,只要各方脚踏实地,不懈努力,10项承诺和千年发展目标终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