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网首页  | 最新文章  | 在北京  | 在上海  | 在福建  | 在甘肃  | 在新疆  | 精华文章  | 图片报道  | 视频报道  | 分析评论  | 重要解读文章  |
  人权网 > 专题 > 特别报道 > 人权行动在中国 > 图片报道
莆田医疗保障向农村基层推进
作者: 黎萌   发布时间: 2014-08-07 08:59:26   来源: 国际在线
 

 

  看病近,花钱少,正在吊瓶的黄洪烟老人因此高兴得合不拢嘴 摄影:黎萌

  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或磕着碰着的,紫泽村村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村卫生站,除了近,更重要的还因为在卫生站看病,报销上和城里有医保的市民没有区别,一样是只需支付自己该掏的部分,其余的费用由政府买单。

  紫泽村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记者日前来到该村卫生站采访,进门只见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在打点滴,一旁的输液室里,还有几位病人在吊瓶治疗,一个趴在大人腿上哭的男孩头磕破了,医生和护士正在给他包扎。

  73岁的黄洪烟老人告诉我,她近来感觉头晕、乏力、走路不稳,到卫生站来看后,正在输党参制剂。“今天看病花了20多块钱,这是比较贵的药,若是一般的小病会更便宜些。”她说,现在看个小病很方便,自己每年交70元的医保,就可以享受政府的医疗补贴了。

  据莆田市卫生局农卫科负责人陈兆华介绍,2013年起莆田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过去的村卫生所进行了改造,升级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把原来所里的人员集中,再由乡镇卫生院派驻人员充实诊疗力量。

  “我们新农合的普通门诊也实现了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报销,村民的小病直接就可以在这里刷卡报销,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医疗保障目的。”

  紫泽村有6000多人口,卫生站现在共有4个医生和4名护士,正在接近国家规定的农村每千人配备一名乡村医生的水平,它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儿童,能做到就近看病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陈兆华说,过去莆田农民看病都没有报销这一说,现在新农合的普通门诊已经延伸到了村级卫生服务站,现在有几十个村可以做到这一点,政府对每个农村居民每年门诊的补贴是400元,“我们还在推进,未来是每个农村社区都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卫生服务站。”

  莆田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已率先在福建省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统一城乡报销补偿政策,让农民也享受城里人的医疗保障。目前参合率达99.9%,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全面医保。除门诊外,个人住院最高累计补偿达到42万元,农村重大疾病从2种扩大到20种。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轨运行,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医疗保障政策和医疗服务,莆田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分享到: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中国人权
主编信箱:editor@humanrights.cn|关于我们|版权与免责声明
值班电话:13651236230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