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中国迎来繁忙的年度政治季。今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重要会议,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在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涉及到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加与减、舍与得、进与退需要广集民意。全国两会时间里,新一届代表委员将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进行审议讨论,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进现实,书写中国民主的新叙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后,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点击详细]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点击详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点击详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中共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点击详细]

国务院总理李强谈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

第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到底,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这两个字,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点击详细]

透过中国两会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有14亿多人,约占世界人口近1/5。如何把这么多人的意愿表达好、凝聚好以及落到实处?中国找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把金钥匙。[点击详细]

全国两会上感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参政议政,铺展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画卷。通过全国两会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触摸到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感悟到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点击详细]

会内会外共话民生——携手奔向更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人民共同书写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点击详细]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从全国两会看民生新图景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民生关切,展望美好图景,畅谈未来打算,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团结奋斗、向着更美好生活不断前进的信心与力量。[点击详细]

深化能动履职 践行人民至上

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纠正冤错案件、维护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天职。具体工作中,我们既坚持疑罪从无、不枉不纵,过去五年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81.8万人、不起诉21.1万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30%和69.4%,切实防止错捕错诉;同时,又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10件原判十年以上的重大冤错案件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法院均改判无罪,切实做到了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点击详细]

保障安居乐业 促进公平正义

人格权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健康、名誉、肖像等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报告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民法典,在司法政策中完善人格权侵害禁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规定,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点击详细]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代表委员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稳就业工作至关重要。[点击详细]

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点击详细]

代表委员热议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代表委员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点击详细]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比过去更加看重课堂效率。“减负”不是减量、降质,而是要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因时调整,努力适应并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活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机制逐步完善,很多学生因此受益。[点击详细]

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代表委员表示,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托起更多老人和孩子稳稳的幸福。[点击详细]

如何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最高检明确了

电竞酒店变身少年网吧,这是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主动履职,以公益诉讼督促经营者履行法律义务,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同时,以检察建议督促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部门履职尽责,未成年人保护不能出现盲区。[点击详细]

聚焦立法法修正草案四大看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时隔8年继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之后,该法又一次进行的重要修改。[点击详细]

健全立法制度 助力改革发展

3月5日,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对立法法作出修改完善,将进一步健全立法体制机制,规范立法活动,为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制度支撑。[点击详细]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民生关切,畅谈未来打算,共绘发展蓝图,凝聚起团结奋斗、向着更美好生活不断前进的信心与力量。代表委员表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点击详细]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在城市中,我们身边总有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让美好的生活直达“家门口”:外卖员奔跑在楼宇之间,快递小哥奔忙于胡同里弄,网约车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此时,党和国家正在关心着这群忙碌的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他们的工作——“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点击详细]

美国专家:中国提升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

美国广播公司前副总裁,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哈维·佐丁3月1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3年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们踊跃地建言献策,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点击详细]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全国两会——观察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

达丽娅认为,中国全国两会是了解中国发展的一扇窗口。“作为一名城市规划研究员,我希望了解城市发展新战略,助力未来的研究工作。我相信,未来中国城市和乡村将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点击详细]

China pursues development for people's well-being

Applying a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highlighted people's well-being as a goal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点击详细]

China steadily improves people's wellbeing over past 5 years: report

China took concrete steps to improve the people's wellbeing and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gram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work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national legislature for deliberation on March 5, 2023.[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