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幕开启;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全国两会前夕,频频传来的捷报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也让人们对这一“春天的盛会”有了更多期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全国两会备受瞩目。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春天的和鸣”即将再次奏响。唱出民情民意的“好声音”,在凝心聚力中激扬澎湃动力,在真抓实干中推动发展升级,我们将在全国两会标注的时间刻度上,一步接一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智慧和力量。[点击详细]

奋楫扬帆再出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侧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点击详细]

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点击详细]

汪洋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

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履职尽责,紧盯社会重大关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紧抓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增强工作效能,为实现“十三五”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展现新风貌,服务中心任务取得新成绩。[点击详细]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总理记者会上这些话刷屏了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总理记者会上的一些话,迅速刷屏网络。[点击详细]

李克强“隔屏”直面11问 回应六大热点关切

“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李克强称,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门诊费用异地报销何时解决?李克强在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称,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点击详细]

中国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民生福祉方面,《纲要草案》明确,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点击详细]

“十四五”怎么干?一组海报概览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点击详细]

【图解】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四五”规划目标,有你最关切民生福祉

“十四五”规划关于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有: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点击详细]

城市更新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代表委员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绣花功夫,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点击详细]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

“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有的很小的孩子心理问题一大堆。”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今天的他们,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云端课堂打破了教育围墙,但那些“成长的烦恼”也不容忽视。[点击详细]

奋力开创卫生教育事业新局面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乡村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重点和关键。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代表表示。[点击详细]

严格公正司法 助推中国之治

过去一年,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检察履职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点击详细]

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司法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案值和影响可能都不大。但每个案件都关系到涉案当事人的人生,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而且就是这些群众身边发生、大量民间纠纷中产生的案件,最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是不是公平正义。[点击详细]

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点击详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工作实际,谈感悟,提建议,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点击详细]

保护“半边天”、呵护“少年的你”,未来我们怎么做?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加强家庭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未来和谐社会的新图景。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离不开法治的倾情护航。不断完善的法治,让妇女儿童的“护身符”越来越多。面对侵害应该怎么维权?代表委员“支招”了。 [点击详细]

彭静:愿家门后隐秘的角落暴力不再

“遭遇、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我希望能加快家庭教育立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再一次带着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相关提案,走进两会。令她振奋和欣慰的是,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又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点击详细]

“刷脸”时代,如何保护我的“脸”?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指出,通过将人脸数据与其他数据匹配,可以追踪到个人的日常行踪轨迹、亲属关系、名下车辆等。人脸识别若未获有效监管,人就全无隐私,将导致怎样的财产损失或人身权益侵犯,难以预料。“刷脸”时代,如何保护我的“脸”?代表、委员们认为,立法规范是第一要务。[点击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迟日大:严管“隐私换便利”

各种手机软件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隐患。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主任迟日大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隐私换便利”情形进行严格限制和监管,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点击详细]

让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落空”

降低社保“门槛”、创新参保方式,加大对新业态企业监管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和工会组织作用,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围绕补齐权益保障“短板”,代表委员为提升新业态劳动者就业质量建言献策。[点击详细]

补齐法律短板,给新业态劳动者明确“身份”

3月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界别提案,聚焦“困在系统里”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引发持续热议。针对如何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补齐法律短板,给新业态劳动者明确的“法律身份”,让他们维权有据可依。[点击详细]

未来5年,美丽中国什么样?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眺望未来,大家都在谈的降碳,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勾画了美丽中国的蓝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点击详细]

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汽车蜿蜒盘旋,渐入青山深处。今年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马不停蹄,在重庆市江津区翻山越岭,调研土壤质量变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保护青山、保护土壤。[点击详细]

黄改荣委员——“当好老年人的健康卫士”

“查房、坐诊、学术研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忙碌是黄改荣的日常。每到周末、假期,她还要外出调研。“作为政协委员,我得履行好职责。”[点击详细]

张丽莉委员——建立纽带 帮扶特殊群体

“我是一个要靠轮椅出行的残疾人,因此我的调研形式比较特殊,除了到残疾人朋友家中,还会采取视频聊天等线上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张丽莉说。[点击详细]

埃及前驻华大使称赞中国“十四五”规划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埃及前驻华大使阿里·侯塞姆丁·马哈茂德·希夫尼对于中国正在召开的两会非常关注。近日,他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使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同样重视新疆等多民族地区的发展。[点击详细]

历史交汇点上的世界期待——多国人士关注中国两会世界意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备受世界瞩目。多国人士纷纷表示,今年两会意义重大,期待中国展现的未来发展蓝图向世界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希腊欧洲研究国际中心欧洲-中国项目负责人乔治·措戈普洛斯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相信今年的两会将进一步展现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的决心和举措。[点击详细]

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家治理目标和政策措施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时也是一次精神的振奋、力量的汇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更宽广的空间,需要我们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气象。[点击详细]

人民网评:心怀“国之大者”,开好“春天的盛会”

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幕开启;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全国两会前夕,频频传来的捷报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也让人们对这一“春天的盛会”有了更多期待。[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