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白皮书共15000余字,包括前言、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在新疆的由来、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行为严重践踏人权、依法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坚持把预防性反恐放在第一位、探索出反恐、去极端化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反恐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部分。白皮书说,中国新疆的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是国际社会反恐怖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符合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基本人权的宗旨和原则。[点击详细]
事实表明,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宣扬不同宗教、文化、社会之间的不容忍,不仅违背历史事实、毫无根据,还挑战了人类的公理与尊严,对人权造成严重危害。《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揭露了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真实面目,肯定了新疆反恐怖主义与去极端化斗争是保障人权的正义之举。实践证明,新疆坚持运用法治方式,一手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一手抓预防性反恐,满足了新疆各族人民对安全的殷切期待,维护了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法理依据。[点击详细]
回溯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在新疆的由来,白皮书将其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境内外分裂分子与宗教极端分子,利用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所谓“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理论,鼓噪建立“东突厥斯坦”;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东突”势力大肆传播“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组织策划一系列分裂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东突”势力不择手段地组织策划实施各种分裂破坏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境内外“东突”势力加强勾连,扬言通过发动“圣战”建立“东突厥斯坦”国家。[点击详细]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18日发表的《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指出,宗教极端主义打着伊斯兰教旗号,但完全违背宗教教义,并不是伊斯兰教。 白皮书中提出,分裂主义是新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产生的温床。长期以来,恐怖势力与极端势力大肆歪曲、编造、篡改新疆历史,夸大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煽动民族隔阂和仇恨,鼓吹宗教极端,为实施分 [点击详细]
白皮书说,在分裂主义的影响下,新疆恐怖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大肆实施破坏活动,给新疆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危害,给各族人民造成极大伤痛。2014年5月22日,5名恐怖分子驾驶2辆越野车冲破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防护栏,冲撞碾压群众,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伤。2015年9月18日,一伙恐怖分子袭击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处煤矿,造成16人死亡、18人受伤。2014年7月30日,74岁的新疆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居玛·塔伊尔大毛拉在主持完晨礼后,被3名恐怖分子残忍杀害。[点击详细]
2009年7月5日,境内外“东突”势力里应外合,组织策划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数千名恐怖分子在市区多处同时行动,疯狂杀害群众,袭击政府机关、公安武警、居民住所、商店、公共交通设施等,共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331个店铺和1325辆汽车被砸烧,众多市政公共设施损毁。[点击详细]
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是新疆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重要原则
白皮书指出,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是新疆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重要原则。针对严峻复杂的反恐形势和各族群众对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要求,新疆对一切侵犯公民人权、危害公共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暴力恐怖活动,依法进行严厉打击。[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新疆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自2014年以来,新疆打掉暴恐团伙1588个,抓获暴恐人员12995人。同期,缴获爆炸装置2052枚,查处非法宗教活动4858起、涉及30645人,收缴非法宗教宣传品345229件。[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新疆通过着力改善民生、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教培中心”)进行帮扶教育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免遭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侵害。[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新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惠民工程。新疆持续实施南疆3年(2018年至2020年)10万人转移就业计划,已实现深度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2016年至2018年,新疆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08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30.5万人次;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南疆城乡一体学前3年免费教育;落实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大病保险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15种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签约服务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新疆坚持依法打击恐怖主义与保障人权相结合。根据白皮书,保安全才能保人权,不反恐就不能保人权。依法打击恐怖活动,保障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对人权的最根本保护。面对恐怖主义暴行,新疆果断采取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措施,始终保持对恐怖势力的威慑态势,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免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侵害。白皮书显示,新疆还十分注意在反恐中保障人权,避免因反恐而出现侵犯人权的行为。[点击详细]
新疆始终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教育挽救的措施方法,对少数十恶不赦、顽固不化的暴恐团伙头目、骨干分子,严惩不贷、依法处理,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免遭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侵害;对多数罪行较轻和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的人员,以教育、挽救、保护为主,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帮助学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法律,学习劳动技能,用拉的方式而不是推的方式,用挽救的方式而不是严惩的方式,用关爱的方式而不是嫌弃的方式进行帮教转化。[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反对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宗教挂钩,反对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倡导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既严厉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又致力于消除贫困,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主张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加强国际反恐务实合作。[点击详细]
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新疆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全球蔓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灾难。回顾美国“9·11”事件以来全球发生的诸多恐怖袭击事件,白皮书中指出,严厉打击恐怖主义,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保障人权的必然选择。[点击详细]
一个没有暴力恐怖的新疆关系各族群众利益,一个繁荣稳定的新疆符合各族群众期待。当前,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不能歇脚喘气。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这个目标必将在一步一个脚印中变成现实。[点击详细]
如今的新疆,居民安居乐业,中外游客来来往往。但是,新疆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与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影响依然存在,“东突”势力依然在伺机制造事端。只有各国摒弃“双重标准”、增进政治互信、携手共同打击,新疆才能在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为全球反恐斗争做出积极贡献。[点击详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6月2日发表《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白皮书约86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七个部分。白皮书指出,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原则在新疆得到全面落实,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信教公民的正常宗教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宗教界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不断提升,宗教领域对外交流稳步拓展,宗教极端主义渗透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点击详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9月24日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见证》白皮书。白皮书约2.2万字,运用大量翔实数据和具体事例,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民生造福各族人民、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国家对新疆的支持与帮助等9个方面,全面介绍60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阐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新疆实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