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与培训 > 国家基地 >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 >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

2023-02-20 09:38:56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微信公众号   
  全国首个人权学院,它来了!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攀高峰,勇毅前行向未来,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做出应有贡献,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贡献西政力量。西南政法大学以“自强不息,奋进建功”为主题,推出各学院巡礼式采访报道。

  今天,我们将走进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学院)是集人权智库建设、人权学科建设、人权人才培养多位一体的实体化研究机构。自2011年成立以来,以公共政策和战略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国家人权战略。经过十余年建设,在人权资政建言、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权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权话语传播、人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2022年2月,按照重庆市委关于“人权研究院”与“人权学院”融合发展的要求,学校以人权研究院为依托组建了人权学院,成为全国首个在高校设立的人权学院(以下简称“人权院”)。

\

  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资政建言,服务国家人权战略。人权院聚焦全局性和国家亟需决策参考的人权问题开展研判,向中央相关部委报送高质量要报;参与《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等白皮书的相关起草工作,推动人权战略实施。受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机制委托,承担《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评估工作,是中国首次由第三方机构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先后组织100余人次专家学者参与决策咨询活动,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及其实施评估报告、人权白皮书、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人权教育培训等人权领域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人权院著《〈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的报道
 
\
人权院研究团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党报、党刊上发文

\
人权院深度参与制作的大型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

  深研理论,丰富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内涵。人权院研究团队先后在《求是》《红旗文稿》《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人权类理论研究文章60余篇,提出“人权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等原创性命题,丰富新时代人权话语体系,形成重要理论成果。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权研究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以理论研究服务人权实践发展。

  此外,人权院还注重人权理论的宣传工作,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刊、网站、栏目采访,以学术理论研究丰富人权话语体系内涵,助力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的形成与传播。与此同时,人权院还十分重视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积极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人权政策调研报告和建议。人权院成立了期刊编辑部作为学术成果出版平台,公开发行《人权法学》期刊,《中国人权评论》辑刊,出版中国人权评论丛书和中国人权评论译丛,形成了人权研究领域成果转化矩阵。

\
人权院出版系列:人权法学、中国人权评论、中国人权评论系列丛书、中国人权评论译丛

\
人权院研究团队接受媒体采访

\
人权院研究团队获国家级项目立项

  为国代言,扩大中国人权国际传播影响力。人权院受上级部门委托,先后承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3、44、45、46、47、48、50届会议主题边会,不断提升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研究团队多次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届会以及边会等国际会议,代表中方发言,以学者身份表明中国人权立场,阐释中国人权发展成就。与境外研究机构与人权组织、智库等开展交流互访,推动国际人权对话。深耕非传统与人权研究领域,持续培育“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治理论坛”国际研讨会品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结合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发展,积极讲好中国人权故事,发表中英文独立报告6篇,被多家国外媒体转载。

\
人权院研究团队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中英文独立报告
 
\
人权院研究团队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届会和边会

\
人权院主办、承办国际人权研讨会

  “以库育人”探索育才新路径

  强化学科平台建设。人权院围绕”智库、科研、培养”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夯实“人权法学”学科建设平台,下设人权理论与实践、人权司法保障、人权与法治等7个研究方向,并与相关学科形成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的发展态势。

  构建“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自2017年招收首批人权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海外博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招收硕士58名、博士52名、海外留学生3名。为进一步适应国家人权战略需要,保证优质人才供给,2019年和2020年,在整合校内资源基础上,分别开设卓越法治人才(人权法学方向)专门化班和“法学+英语”双学位班,培养“法学+外语+人权”三学科融合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一流法治人才,成为国内首家在本科阶段培养人权人才的高校。重视涉外人才培养,培养进入联合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人权相关事务的高端智库人才。在完善的涉外人才培养体系下,已有研究生获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实习资格。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情怀。人权院开展“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实务训赛营”“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实务训赛营”等为主题的训赛项目,先后邀请法国、荷兰等国外知名高校、国内一流大学的教授及联合国禁酷委员会委员专家为学生授课,为学生提供国内外高水平教学资源。依托校内训赛项目,选拔学生代表学校前往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2018年首次参赛获亚太区前十名,实现了学校在国际人权大赛中零的突破。2019年第二次参赛,以亚太区第一名晋级全球总决赛,战胜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获全球最佳文书奖等奖项。

  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人权院通过吸纳研究生加入研究梯队、参与调研和智库建设、参加国际研讨会并发言、协办国际人权研讨会、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届会的主题边会、参加美国实训基地实习和国家级研究项目等方式实践育人,以项目推动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截至目前,研究生主持中国人权研究会部级课题4项,发表决策咨询成果23篇,在《人民日报》《人权》《人权蓝皮书》上发表理论文章5篇,参与国家高端智库年度重点课题研究10余人次。

\
人权院学生参加“联合国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

\
人权院学生参加调研、学习等活动
 
\
人权院学生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边会并发言、协办学术研讨会

  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2年3月成立党总支,建强党务和管理团队,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权研究院内部治理水平。紧扣国家人权战略需求,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集体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能力。建成首席专家为核心的7个中青年骨干研究团队和人权话语传播人才梯队,团队成员可熟练使用英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开展研究工作,展现出良好的科研合作和创新研究能力。组建了以“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和国家高端外国专家为核心的专家学者梯队,团队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学院)将结合国家人权战略目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高质量学术交流与国际交流平台的优势,继续推进人权智库建设、人权学科建设、人权人才培养多位一体的综合发展,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打造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产出高质量的资政成果,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理论扎实、学术精湛、熟悉国际规则和会讲中国人权故事的高端人权专家和人才。

上一篇: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