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权大事记 >
2021年

2021-02-03 15:50:42   来源:   


  10月

  1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代表75个国家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作共同发言,呼吁各国加强团结,早日实现疫苗公平分配,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张军表示,疫苗是抗击病毒的有力武器。人人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各方应积极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不落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早日共同战胜疫情。

  4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代表俄罗斯、古巴、埃及、伊朗、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观点相近国家做共同发言,呼吁各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社会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所有群体。

  4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代表俄罗斯、古巴、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伊朗、巴林等观点相近国家做共同发言,呼吁消除奴隶制、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殖民主义的遗毒,努力实现种族正义和平等。

  4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有关议题下代表俄罗斯、斯里兰卡、白俄罗斯、伊朗、柬埔寨等十余个观点相近国家做共同发言,反对一些国家试图将民主问题工具化,借口“民主”遏制和干涉其他国家。

  4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发言,宣介“全球发展倡议”,呼吁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陈旭指出,和平与安全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基本前提。为实现持久和平、促进和保护人权,各国应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人。坚持通过政治对话化解分歧,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更不应打着“民主”“人权”旗号进行军事干涉。要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使所有人在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中充分享有人权。

  7日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全球反恐论坛第十一次部长级会议发表书面发言。王毅对未来国际反恐事业提出五点主张:第一,应发挥联合国中心作用;第二,应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第三,应摒弃任何“双重标准”;第四,应遏制新威胁新挑战;第五,应加强发展中国家反恐能力建设。

  7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针对美国等少数国家罔顾事实,在涉疆、涉藏、涉港问题上编造谎言,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借人权干涉中国内政。张军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坚决反对、严正拒绝。张军说,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好的人权。中国人权事业取得进步,中国人民感到满意,世界各国人民也看在眼里。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还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12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居全球首位。公道自在人心。

  8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通过中国提交的“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享有人权的负面影响”的决议。决议指出,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包括经济剥削、国家内部和国家间不平等、系统性种族主义、侵犯土著人权利、当代形式奴役、破坏文化遗产等,均对人权造成负面影响,强调消除任何形式殖民主义和解决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人权负面影响的重要性。

  13日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反恐、去极端化与人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瑞典、意大利、巴基斯坦、塞尔维亚、伊朗、以色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近30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等,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研讨会。围绕“‘后真相’时代的反恐国际合作与权利保障”的主题,与会专家人士呼吁摒弃偏见,加强反恐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研讨会上,多位中外反恐与人权领域专家学者认为,一些国家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短期利益考量,搞选择性反恐,同时与媒体形成合谋,对人权等问题进行选择性报道、虚假报道等,致使国际社会至今尚未形成反恐、去极端化的强大合力。

  1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应邀在俄罗斯主办的第三届欧亚妇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本届论坛主题为“妇女:新现实下的全球使命”。来自104个国家、2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沈跃跃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呼吁各国妇女团结协作,共创美好生活。

  15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办“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基层单位代表、专家学者等共70余人参加会议。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在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是我国人权宣传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高举人权旗帜、占领国际人权道义制高点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创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奇迹,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丰富发展了人权文明多样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宁、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李笑梅、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洪波、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相自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党委副书记、代旗长王海英、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分别在座谈会上发言。

  19日

  “2021乡村发展高层论坛平行论坛1:2021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11个国际组织、9个国家的12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论坛以“后疫情时代全球农村发展与减贫、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创新”为主题,分享交流减贫实践成果,探讨共建更加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会上发布了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中央财经大学共同编著的《国际减贫年度报告2021》。该报告从全球贫困人口时空变化、区域减贫进程、减贫议题实施情况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全球减贫进展,梳理中国减贫实践,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减贫前景进行展望。

  21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共同举办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优秀实践分享南南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的减贫经验、加强减贫国际合作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5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陈士球在北京表示,少数西方国家企图利用人权来攻击中国,甚至造谣诋毁,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陈士球指出,西方国家所讲的“规则”是少数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和联合国规则唱反调。谈及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陈士球表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提案。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

  25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50年来中国和联合国共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深刻辨析历史大势,明确宣示中国主张,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凝聚奋进的力量,为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指引前行的方向。

  27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番茄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现场的1名官员和视频连线的6名番茄产业从业人员,讲述了新疆番茄产业蓬勃发展现状和各民族从业人员的幸福生活,驳斥了美西方反华势力污蔑新疆番茄产业存在“强迫劳动”的不实言论,以及据此谎言制定、实施的所谓制裁行为。
上一页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上一篇:2020年
下一篇: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