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批准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等成为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相关内容的重要举措。基地的设立旨在推进并加强人权理论研究、教育培训、资政建言、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更好服务于中国人权事业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表明我校科技与人权研究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为校设学术组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动态,开展科技人权研究、科技人权咨询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人权国家智库和国际交流平台,成为科技人权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基地、咨询基地、合作交流基地。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为齐延平教授,中心由24位教授、副教授和12位中青年学者组成,在站博后8名。已形成齐延平教授、李寿平教授、杨成铭教授、韩君玲教授、肖君拥教授、洪延青研究员等领衔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中心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于2020年3月成立。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依托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坚持“法律+科学”的发展模式,加强法学学科与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无人系统、生物科技等学校特色和优势理工学科的交流学习,为科技与人权的交叉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基础,致力于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人权国家智库、国际交流平台,服务国家人权计划,服务依法治国战略,服务科技强国战略,服务国家人权外宣事业。
法学院在2008年就成立了人权法研究中心,科技与人权团队实力雄厚、制度架构完备。中心由24位教授、副教授和12位中青年学者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学部院士1名,长江学者3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名。团队成员担任“全国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参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论证及评估;担任相关部门立法咨询委员、立法论证专家及国家重要文件的起草等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围绕科技人权理论、科技人权法治和科技人权教育等主题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特色精品课程10项;与科技和人权交叉学科密切相关的技术成果奖项4项;出版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教授担任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齐延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肖君拥教授、杨成铭教授担任中心副主任,陈姿含助理教授担任中心联系人。
相关链接:sthr.bit.edu.cn |
|
|
|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聚焦: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