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概况
(一)定位
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复旦大学设立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跨学科学术平台,通过整合复旦大学综合性的学科资源,对人权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是复旦大学开展人权研究和教育的推进器和助力器。
(二)缘起
中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对人权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满足国家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人权研究的需要,满足校内学者对人权领域中的各种问题研究以及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研究中出现的人权问题研究的需要,在已有人权研究基础上,整合复旦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资源,建立校级人权研究平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展人权的研究和教育,势在必行。
1.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给中国在国际人权斗争中提供政策咨询,开始研究国际人权公约,出版了《国际人权论》、《新人权论》等著作,并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咨询意见。
2.90年代以来,复旦大学的人权研究进一步扩展到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新闻学及公共卫生等学科。
3.同时,复旦大学在人权方面的国际交流和对话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在复旦大学北欧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的协作下,复旦大学与北欧著名人权机构开展了多年的合作研究,从1999年起连续举办了5次国际人权法研讨会,极大推动了复旦大学的人权研究。
4.为整合复旦大学各学科的人权研究力量,开拓更为广阔的人权研究领域,推动复旦大学人权研究更好更快地发展,2002年4月21日,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成立。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担任人权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董云虎、沈国明、俞新天等专家学者受聘为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经济学等学科专家受聘为研究员。自此,复旦大学的人权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