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图书 > 2000年以前 >

《从国际法看人权》

  • 作  者:富学哲
  • 译  者: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8年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人权问题进入国际关系领域以来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权概念的基本内容,围绕人权问题的国际斗争、人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各国为维护人权应坚持的原则等国际人权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全书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国际人权概述”,介绍了有关国际人权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权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围绕人权问题的国际斗争发展形势。

  第二章“联合国与人权”讲述的是联合国创立以来在人权问题上的成就与不足,《联合国宪章》有关人权问题的规定及联合国通过的国际人权文书,介绍了联合国有关机构在人权事务方面的职能。

  第三章“国际人权法”则论述了“国际人权法”这一概念产生的渊源、基本内容和原则、实施途径、及监督机制,以及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和解决国际人权争论的方法。

  第四章至第七章依次介绍了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及民族自决权,这几项人权被西方国家忽略甚至予以否认,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至关重要,被列为基本人权,作者在此详细介绍了这几项人权的历史由来,基本内容极其作为人权的国际法依据,并剖析了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几项人权指标上的观点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国际斗争。

  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阐述了主权、内政、外交与人权的关系问题,第八章重点介绍了有关主权的涵义、由来极其国际法依据,阐述了东西方在主权与人权关系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揭示了斗争的实质;第九章则详细阐述了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具体涵义及国际法依据,剖析了东西方在内政与人权关系问题上的斗争实质;第十章着重阐述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发展历程极其实行人权外交的目标和手段,阐明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强权外交”。

  第十一章介绍的是有关“人权标准”的一系列问题。

  第十二章“中国与人权”着重阐述了中国在人权领域的作为及贡献等问题,包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人权进行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人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保障,并由此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了基本估计。
作者简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本书:《妇女与人权》

下一本书:《论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