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妇女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中国在妇女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
全球妇女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此次峰会将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邀请下,我担任北京世妇会的秘书长。对于这一职位,我深感责任重大。会议筹备期间,我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代表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同时,我走访世界各国,了解各国妇女事业的发展情况,确保将保障妇女权利、促进性别平等的声音传播到更多地方。
在联合国妇女署、中方团队、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世妇会不仅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议题国际会议之一,也是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理念,并将教育、健康、经济赋权、防治暴力等12个方面确定为重点关注领域,为全球妇女赋权和性别平等制定了行动框架。
北京世妇会后,我先后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妇女问题特使、泛非议会首任议长等职务,推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非洲和全球各地的落地。因为北京世妇会,我与中国结下了深厚情谊,这让我倍感荣幸,同时激励着我为保障妇女权利、实现妇女赋权不断努力。
30年过去了,全球妇女事业取得积极进展。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成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女性进入决策层和领导层,全球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各国妇女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男性和女性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人们对妇女的能力、才干的认知偏见依然存在。特别是面临暴力、贫困等挑战时,妇女群体也更易受到冲击,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仍需积极践行北京世妇会宣示的精神,坚定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妇女事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自1984年第一次跟随坦桑尼亚妇女代表团访问中国以来,我多次到访中国,不仅看到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巨变,也看到中国在妇女事业上取得的重要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建立了完善、全面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妇女权益;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妇女儿童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妇女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在我看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将经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中国妇女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充分彰显。
中国是全球妇女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中国在妇女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2015年,中国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举办全球妇女峰会。多年来,中国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2000万美元,在非洲开展女童数字教育、健康教育等项目。2021年至2023年,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尼日利亚、乌干达和博茨瓦纳开展“非洲女童健康教育项目”,促进非洲国家和中国在女童健康教育领域的知识共享与合作、探索适合当地女童的健康教育模式,增进了女童的健康与福祉。在一些非洲国家,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许多女性尚无法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拥有平等权利。在提升妇女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受教育权利等方面,非洲国家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通过分享先进技术、交流有益经验,不断提升非洲妇女的社会地位。
我期待通过此次全球妇女峰会,与包括中国代表在内的各方人士围绕妇女赋权、性别平等等议题深入交流,制定新的战略与愿景,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为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坦桑尼亚著名妇女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