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和国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中非共和国人道主义、民族团结与和解部专员
莉迪·索朗日·亚洪比
各位与会者,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请接受我诚挚的问候。我的发言主题是:“中非共和国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1.中非共和国概况;
2.中非共和国在人权保护方面的政治与制度机遇;
3.后冲突背景下人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4.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推动;
最后,我将进行简要总结。以下为具体内容:
一、中非共和国概况
中非在殖民时期是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当时称为“乌班吉-沙立领地”。中非位于非洲中部,国土面积为6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北接乍得,西邻喀麦隆,东与苏丹和南苏丹接壤,南连刚果(金)及刚果(布)。
在政治层面,自1960年8月13日独立以来,中非经历了动荡的政治与社会发展历程,军事政治危机频发。最近一次危机发生在2013年,爆发了大规模的族群间暴力冲突与屠杀。2019年2月6日,《中非共和国和平与和解政治协议》签署,国家恢复和平。为此,政府实施了针对前战斗人员的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与遣返计划。
在经济层面,中非共和国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与矿物资源,但开发利用不足,仍属于贫困国家。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近期制定了一项国家发展计划,预算约为7万亿中非法郎,覆盖多个社会经济发展领域。
2025年7月,中非人道主义、民族团结与和解部在中非共和国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召开了关于强迫流离失所问题的高级别论坛。总统当前的政治愿景在于协调私营部门与公共行动,寻求结构性解决方案,以满足因人权侵犯而被迫流离失所者和难民的需求,并明确其重新融入社会所需的支持。
在社会层面,自2016年民主选举以来,中非致力于实现持久和平、社会凝聚、和谐共处与尊重人权。政府设立了特别刑事法庭,负责起诉自2003年1月1日以来在中非境内发生的严重人权侵犯行为责任人,特别是种族灭绝罪、战争罪与危害人类罪。目前该司法机构已正式运作。同时,还设立了“真相、正义、赔偿与和解委员会”,其任务是调查并揭露自1959年3月29日开国总统巴泰勒米·波冈达遇难至2013年危机期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毁坏的深层原因。
二、中非共和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存在的政治与制度机遇
中非共和国承诺遵循《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并签署和批准了大多数主要国际人权条约以及《非洲人权与民族权宪章》,这些文件构成了民事与政治权利的基本法律依据。
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保障公民、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法律文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框架,例如:
1. 中非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所有公共权力机关工作人员与组织都有绝对义务尊重其权利”;
2. 中非共和国《刑法典》严惩酷刑与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行为、人口贩运、故意伤害但无杀人意图的殴打或伤害、谋杀与暗杀、非法监禁或其他严重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等;
……
除此之外,政府还制定了多项法律框架,进一步为人权保护提供保障。
三、后冲突时期中非共和国人权保护的挑战
2013年的政治军事危机削弱了族群间关系、团结精神与和谐共处的氛围。尽管开展了众多宣传活动以促进和平,但其社会与地理影响范围及效果仍较为有限。
当前的数字时代以新技术的发展为特征。这些工具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传播渠道,有助于推动人权。但遗憾的是,新通信技术的使用并未遵循规范。在这方面,中非共和国与非洲及世界众多国家一样,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网络犯罪、数字鸿沟、安全风险、个人数据脆弱性、网络骚扰与数字暴力。
四、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推动
在捍卫与保护人权的行动中,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巨大机遇,包括广泛传播人权保护的现有知识与专业技能;增强宣传,通过数字工具提高公众对人权和隐私保护的认知,同时扩大信息获取渠道,促进沟通、增强公民参与和言论自由;针对政府部门、行政人员、国内安全部队、家庭、民间社会、政党等开展倡导活动;通过个人和集体社会行动者进行社会动员,以有效协调各类人权捍卫行动,并记录侵犯行为;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司法可及性,为受害者获取司法服务和救济机制提供便利;利用在线平台促进公民参与度,提供民主参与、对话和包容性治理的空间;创新监测与保护手段,开发可用于监测和记录人权侵犯事件并作出快速响应的技术工具。
总体而言,中非共和国向数字时代的转型,要求实施严格的监管政策以保护个人隐私。当前,网络安全能力的建设仍是一项亟需完成的任务。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非在推动和捍卫人权方面也拥有不少机遇。然而,眼下尤为紧迫的是,所有相关利益方——包括国家机关、法律专业人士、民间社会组织领导人、国家七大地区的地方及传统酋长,以及广大民众——必须加强合作,协调动员,共同推进人权保护行动与策略,降低侵权风险,保护隐私数据,并确保通过提供可靠和负责任的信息来尊重言论自由。
作为一个处于后冲突时期的国家,中非共和国在应对人权侵犯与推动数字时代人权发展方面,需要各类合作伙伴的支持。多个关键支持领域亟待加强,包括由法律专业人员(司法部工作人员、大学法律专业教师及律师)制作本国语言的教学材料(如图像工具包),普及与人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覆盖全国七大主要地区;降低新通信技术的获取成本;加强传统酋长和苏丹领地基层权威的能力建设,推广现有人权捍卫与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还需追究人权侵犯行为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确保其依法接受司法审判并为其行为承担后果。
最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非共和国政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我国提供的多方面支持表示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