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出版物>《人权》杂志

中国人权信息(2025年3-4月)

来源:《人权》2025年第3期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中国人权信息

(2025年3-4月)

3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真履行国际禁毒义务,坚持责任共担、全面均衡原则,倡导各国互帮互助、共建共享,反对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在做好自身禁毒工作的同时,坚定维护现行国际禁毒体系,全面深度参与国际禁毒领域重要决策,积极为毒品问题全球共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月7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外妇女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表示,今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中国将与联合国妇女署在北京合办全球妇女峰会,与国际社会共商促进新时代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

3月7日,联合国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活动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对话会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中国代表李笑梅公使发言表示,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之际,中国将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与会嘉宾一致肯定《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里程碑意义,强调《北京宣言》通过3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催生积极变化,至今仍是最全面、最权威的全球妇女议程,呼吁各方继续团结合作,携手推进全球妇女事业。

3月10日,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9届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会议审议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落实进展。各方纷纷表示,当前全球性别平等进程遭遇挑战,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新进步,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相信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定将再次凝聚共识、加速务实行动,为促进世界妇女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期待中国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使“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愿景成为现实。

3月10日至19日,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会议期间,代表团专家就数字化时代中国儿童隐私权法律保护、反恐与人权、暴力侵害儿童等主题多次做大会发言。代表团还于17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保障”主题边会。

3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侵害个人合法权益。

3月20日,针对美国官员要求美高校提供中国留学生详细信息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切实保障中国留学生正当合法权益,不得对中国留学生采取歧视性、限制性措施。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女性圆桌”会议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女性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北京+30”这一主题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

3月27日,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3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通知指出,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教育焦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3月27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纪念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研讨会中指出,个别国家仍存在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种族歧视和种族主义问题,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变。个别国家以“教师爷”自居,对他国进行攻击抹黑,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

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

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幕。来自34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约300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交流减贫经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促乡村全面振兴,共谋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道。与会嘉宾表示,消除贫困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中国的减贫和发展实践可以为各国推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借鉴和启示。

3月31日,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美国政府发布“香港政策法报告”、对中方官员妄施制裁答记者问。发言人称,美方所谓“报告”延续抹黑香港民主法治、人权自由状况的陈词滥调,并对中国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妄施所谓“制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4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世界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4月8日至11日,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国际法教授及和平研究院主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杜晗(Alena F.Douhan)教授在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围绕制裁与人权、网络空间与人权等前沿问题为复旦大学师生带来四场学术讲座。本轮人权前沿系列讲座吸引了200余名校内外师生、国际法学者及跨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参与。

4月11日,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精准关爱帮扶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扶持。方案聚焦农村留守妇女中的低收入妇女、重病妇女、残疾妇女以及合法权益受侵害妇女等困难群体,聚焦该群体在就业增收、权益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对加强精准关爱帮扶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4月1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应当补足抚恤金差额、主体不适格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约束力等法律适用标准。

4月16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启动。活动自4月至11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融合共享,携手同行”为主题,展示残疾人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新亮点。

4月16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应邀出席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学习大课堂”,围绕讲好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作专题讲座。

4月19日至20日,“2025·亚洲人权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日本、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近60位人权专家参加,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出席会议并致辞。论坛主题为“科技与人权”,论坛还发布了“‘亚洲人权论坛’重庆共识”。本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承办。

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权益保障论坛在太原市举办。论坛以“版权保障权益 科技赋能阅读”为主题,聚焦《马拉喀什条约》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深度探讨版权保障阅读权益的实践经验和科技赋能阅读的创新方向,全面保障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权益。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相关专家表示,以绿色低碳发展编为标志,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充分回应时代之问,推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法律体系,为世界贡献环境法治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月28日,2025金砖国家女性领导力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加强女性合作,凝聚“她力量”。

4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白皮书全文1.4万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为新冠病毒溯源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美国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劣迹斑斑。

(中国人权网 整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