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强硬移民政策折射美国全方位危机

2025-08-26 10:30:18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寇恬瑞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审查5500万持有美国签证的人员,若被查出有违规行为将可能导致签证被撤销或被驱逐出境。美国国务院表示,所有持有美国签证的人都将接受“持续审查”,一旦发现任何可能表明其不再符合签证资格的迹象,签证将被撤销;如果持有人身在美国,则可能被驱逐出境。另据媒体援引美国务院匿名官员的话报道,今年已撤销逾6000名学生签证。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国的移民政策以步步紧逼之势持续收紧:在初期聚焦“物理阻隔”,借修筑边境墙与提高庇护标准“筑堤防川”;近期则调转矛头,瞄准5500万美国签证持有者,启动“掘地三尺”式筛查,发出“违规即遣返”的严正警告。此举标志着美国的移民管控正式从非法移民、留学生群体,逐渐扩展至全体合法居留者,步入“全链条执法”阶段。

“准入—审查—驱逐”

  8月21日,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美国移民人口(含合法和非法)出现60年来首次“净流出”,从今年年初的5330万降至5190万。作为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移民人口在数量上出现这一“历史性拐点”,正是美国政府强硬移民政策自食其果的初步印证。眼下,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已经完成了由准入到审查,再到驱逐的政策闭环。

  一是准入规则全面变革。特朗普政府暂停了难民接纳计划,重启“留在墨西哥”政策;计划将H-1B签证从“抽签制”改为“薪资/学历优先制”,大幅降低所谓“低价值”人群中签概率;以“国家安全”为由停发外籍卡车司机工作签证;试图废除“出生公民权”,同时又推出“金卡”,为外国富豪设立500万美元快速入籍“特权通道”。

  二是追溯审查全域覆盖。8月21日,特朗普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签证审查,涵盖旅游、工作、学生等签证类型。审查内容也突破传统,把“社交媒体内容”“原籍国执法记录”纳入核心指标,并重点排查“反美”“反犹”言论。这一举动在本质上将签证“审核准入”变为“动态监控”,签证持有者也从“默认安全”转为“潜在风险群体”。

  三是驱逐手段全面升级。美国采用军事化手段管控边境,侦察机、无人机及军舰等齐上阵。此外,美国还为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等执法机构“开绿灯”,允许其在“庇护城市”以及学校等“敏感区域”实施抓捕。同时,美国政府还采取“软硬兼施”策略,对自愿离境者提供现金激励;对不愿离境者则通过取消社会福利、标记“死亡”等极端方式逼迫离境。

  总体来看,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当前呈现出三重特征。首先是“泛安全化”,移民资格的审查范围从基础资质延伸至社交媒体轨迹、文化认同与价值判断,移民身份被异化为对美国的“忠诚度测试”。其次是“体系化”,边境堵截、通道关闭、签证追溯、社会福利剥夺、拘押设施扩容等举措环环相扣。“大而美”法案为强力驱逐移民提供超1600亿美元资金支持,更使美国形成体系化移民管控链条。最后是“服务特定政治议程”,总统通过行政权扩张侵入立法领域,在宪法框架边缘争取政治利益最大化,使移民治理沦为“意识形态工具”,服务于其特定政治议程。

  美国的移民政策已从单纯的“守边之策”,质变为以排外主义为核心,杂糅着意识形态和政治极化的“形象工程”。

政策收紧引发多重冲击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7月明确指出,美国移民政策收紧正加剧劳动力供给萎缩。数据显示,移民占美国劳动力比例已从2025年初的20%降至当前的19%,不到一年便流失约75万人。若无移民补充,美国总人口将于2033年陷入负增长。

  强硬移民政策对美国经济增长可谓“釜底抽薪”。美国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双重困局:一方面,在农业、建筑业等依赖移民的领域,本土从业者占比不足13%,低薪体力劳动岗位空缺持续扩大;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缺口在移民减少的大环境下加速暴露。

  未来,大规模驱逐政策若持续,2027年美国经济增速或直接折损1.5个百分点。移民的大量、快速流失将导致企业被迫提高薪资吸引本土劳工,推升经营成本,而再叠加消费市场萎缩及财政收支失衡加剧等因素,美国经济韧性面临严重考验。同时,围绕移民政策,从两党到地方,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对抗日益激烈。今年5月,20个民主党主导州联合指控联邦政府以财政拨款要挟地方配合移民执法;6月,联邦政府未经州政府同意,直接派遣国民警卫队进入加州镇压移民抗议;8月,华盛顿特区围绕移民、犯罪问题爆发警务控制权之争。

  美国司法系统同样陷入困境。最高法院对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采取“部分放行”,允许28州自行实施,暴露其司法妥协倾向。而在联邦法官叫停快速驱逐令后,特朗普政府迅速反诉“司法越权”,再度挑战司法权权威。

  在全美范围内,针对强硬移民政策和执法行动的抗议活动今年已经爆发千余场。洛杉矶、华盛顿等地纵火冲突频发,国民警卫队更是多次介入。共和党借“反移民”叙事强化“白人保守主义”认同,企图将非法移民塑造为贫富分化、低端岗位竞争的“罪魁祸首”。在差异化执法下,拉美裔成为主要被驱逐对象,亚裔则因“国家安全审查”遭遇定向排查。

恐慌中的“平衡之困”

  在经济层面,美国移民政策收紧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仅以冻结外籍卡车司机签证为例,美国外籍司机占比18%,本土司机缺口达8.9万人,运输行业已然对移民劳动力形成结构性依赖。此轮移民政策的调整对美国经济的损伤是全方位的。

  在政治层面,美国社会的民意基础与政府政策导向显著背离。民调显示,仅40%的美国民众支持现行移民政策,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在加州等地的强硬执法更是引发民众普遍抵触。与此同时,64%的美国人认为保持开放政策至关重要,这直观反映了民意与政策的鸿沟。从选民结构看,拉美裔人口增速是白人的3倍,其政治影响力持续攀升,而特朗普在该群体中的支持率从2024年大选时的43%跌至32%,强硬的驱逐政策及其引发的普遍恐慌正是关键诱因。

  在司法层面,美国围绕“出生公民权”等司法争议悬而未决。眼下,美国的移民官司不断,“反转”频频。最高法院对行政令的“部分放行”策略,既未明确为其合法性背书,也未彻底否定,导致各州执行标准混乱,移民治理陷入“法律碎片化”的困局。

  此外,新出台的全面签证审查机制引发广泛争议,模糊的“反美”定义遭到多方批评。美联社指责此举赋予行政当局过大的“自由裁量权”,美国移民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梅尔尼克则直斥其为新“麦卡锡主义”。强硬移民政策对美国社会信任与国际形象的冲击不言而喻。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移民政策,折射出美国面临的全方位危机。5500万签证持有者的个体命运,牵动着美国人口结构、经济动力、创新生态等方方面面,更可能撼动美国“移民立国”的根基,其最终走向将重新定义美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兴与衰。

  (作者:寇恬瑞,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