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首发式在塔什干举行

2025-08-21 10:10:33来源:中国外文局微信公众号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

  当地时间8月19日,《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首发式暨交流研讨会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

首发式活动现场。

  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人权中心主任阿克马尔·赛义多夫(Akmal Saidov),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骏,乌兹别克斯坦宪法法院副院长阿斯卡尔·加夫罗夫(Asqar G‘afurov),乌兹别克斯坦阿利舍尔·纳沃伊国家图书馆馆长乌米达·特沙巴耶娃(Umida Teshabayeva),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等中乌两国嘉宾出席活动。中乌两国政界、智库、高校、媒体,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驻乌使团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以及驻乌中资企业等近300人参加。外文出版社社长胡开敏和阿克马尔·赛义多夫分别主持首发式和交流研讨会。

蒋建国致辞。

  蒋建国表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是一部凝聚深厚人民情怀、蕴含丰富治理智慧、关怀全球人权治理的权威著作,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平等共享的制度安排以及公平正义的国际担当。该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翻译出版,是中乌在历史相通、现实联通、理念贯通的土壤上进行的一场关于人权的对话与互鉴,希望为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人权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搭建一座中乌知识界和民众间相互理解的桥梁。

阿克马尔·赛义多夫致辞。

  阿克马尔·赛义多夫表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的首发,是乌中两国在人文交流和人权保护领域合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这种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增进人民福祉、以发展促进人权、倡导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等理念,将为乌中开辟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致力于为人民提供切实的关怀,确保广大公民广泛参与社会生活,且与乌发展目标和理念相近,乌方高度评价与中方在保障人权方面所开展的合作与努力。

于骏致辞。

  于骏表示,该书充分体现了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生动展现“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道路”,为全球人权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有助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中方愿同乌方一道,进一步深化人权领域交流合作,充实中乌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命运共同体内涵。

于涛致辞。

  于涛表示,著作深刻回答和阐明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人权、如何发展人权以及将如何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等问题,对乌读者了解中国人权理念和实践很有帮助。中国外文局愿与乌新闻、出版、智库等各界深化合作,携手讲好中乌友好故事、中国中亚合作发展共促人权的故事,共同为促进中乌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

中乌两国嘉宾共同为新书揭幕。

  首发式上,中乌两国嘉宾共同为新书揭幕。蒋建国等向乌方主要嘉宾赠送了新书。

  首发式后,来自中乌人权、发展、法律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人权与发展、人权与法治、尊重人权道路多样性以及中乌、中国—中亚人权合作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乌嘉宾在研讨会上发言。

  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中心主任埃尔多尔·图利亚科夫(Eldor Tulyakov)表示,这部著作凝聚了现代治理中的一项核心理念:保障人权、以人民利益为先,维护人的尊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权理念,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哲学。它强调任何决策、改革和规划都应把人民的利益、权利与期盼放在首位。这种思路,为所有追求高效治理、民心导向、共同繁荣的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可贵的启示与借鉴。

  乌兹别克斯坦紧急情况部学院院长穆扎法尔乔恩·马马西季科夫(Muzaffarjon Mamasiddiqov)专门围绕该书“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专题讲到,习近平主席始终将人民安全与生命健康置于国家治理核心地位和优先事项,中国在公民人身安全、公共卫生与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成效显著。该书的出版将在保障人权,特别是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劳动权利方面,为推动乌中两国有关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表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回答了人权理论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就是将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共同发展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总目标。这意味着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不仅要履行义务,而且要为人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中国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正是这种要求的体现。希望中乌人权理论界更多交流有关保障发展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验。

  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民主制度和公民社会发展委员会委员阿扎马特·帕尔达耶夫(Azamat Pardayev)结合自己对著作第七章的理解谈到,作为一位富有远见和战略思维的领导人,习近平主席的人权理念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的关注。他强调各民族有各自的发展条件,这有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美好生活;他还高度重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作用,推动性别平等,使广大妇女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和法律研究所所长穆罗琼·图尔古诺夫(Murodjon Turg‘unov)对著作中协调增进人民各项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专题论述给予高度认同,他谈到,给人民提供多方面自我发展的机会,这是人权最关键的一个任务。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治理作用巨大,其主要目标和实际行动,是给每个中国人提供自我发挥和发展的权利。在教育、就业、环境和民生等方面,中国为全世界做出了典范,也表现出与各国共同发展的意愿。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助理赵树坤表示,以发展促人权是中国走出来的一条特色人权道路,中乌同为发展中国家,结合本国国情,在以发展促人权上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和经验。两国应加强在数字主权、气候人权、供应链人权尽责等新兴权利议题方面的交流合作,并以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全球人权治理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凝聚国际人权共识。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国际法和人权教授戈夫赫尔琼·尤尔达舍娃(Govxerjon Yuldasheva)对著作中关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等系统论述印象深刻,她表示,中国在保障公民权利和基本自由、维护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以及打击腐败、司法透明等方面,拥有独特经验和智慧,更加强调立法、司法等系统的相互协调,以国家和社会整体的正义与稳定为追求,在很多方面,乌中都有着对法治与人权关系的相近理念。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亮表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是全球性问题,是人权保障的头号敌人。中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在反恐、去极端化领域主动作为,坚持反恐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坚持法治理念,保障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反恐、去极端化斗争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严峻且复杂的形势。他呼吁进一步加强中乌在反恐、去极端化方面的人权合作,共同以反恐、去极端化筑牢人权保障之基。

  阿克马尔·赛义多夫在研讨会总结发言中表示,乌中双方在人权领域的相互支持、学习与合作对乌十分重要,乌方非常愿意继续翻译出版习近平主席关于人权的最新论述和著作,不断了解中国人权理念和实践的新进步新成就。

与会嘉宾认真聆听嘉宾发言并交流分享。

  活动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外文局、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人权中心主办,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出版印刷社共同承办。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分9个专题,共计335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贺信、指示等160多篇重要文献。《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与乌兹别克斯坦出版印刷社共同合作翻译出版。乌兹别克文版是出版的第13个外文语种。

  【供稿、供图: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新华社】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