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国际交流

张青仁:中拉民族事务治理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多元路径

2025-08-19 11:18:41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7月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来自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就中拉在数智时代和气候变化等新趋势下的人权发展合作及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展开讨论,汇聚共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副主任、国家民委区域国别基地“拉丁美洲社会文化中心”主任张青仁作题为《中拉民族事务治理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多元路径》的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拉民族事务治理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多元路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副主任、国家民委区域国别基地“拉丁美洲社会文化中心”主任

张青仁

  今天的发言基于我长期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学术积累,以及在拉美地区开展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民族事务治理是全球南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与拉美国家作为多民族、多文化的代表,在民族事务治理方面探索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不仅服务于本国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也为构建包容、多元的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基本政策,形成了符合国情、保障权利、促进交融的治理体系。我们通过宪法确立了民族平等的原则,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的政治和文化权利,通过经济发展政策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这一治理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建设和发展促进推动凝聚共识,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形成的呼应与延续。

  拉美实行原住民权益与文化多样性保护。漫长的殖民历史使得拉美成为世界族群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但也给拉美留下深刻的伤痕,使拉美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具有特殊的敏感性。21世纪以来,拉美国家持续推动对土著和非洲裔族群的全力保障。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国修订宪法,特别是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大幅引入原住民价值观,强调生态共生、文化认同,体现了原住民哲学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影响。实际权益上,巴西、墨西哥等国明确了土著族群和非洲裔的土地所有权,并通过司法制度保护其不受非法侵占,这在全球具有示范性意义。此外,拉美多个国家推行双语教育,推动土著知识进入现代教育体系。这既保护了文化多样性,也实现了族群文化的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民族问题治理领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但双方在促进民族平等、保障发展权利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实践不仅为各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确实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首先是外部势力干预持续加剧,给各国民族事务带来干扰风险;其次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商业化和文化同质化趋势,导致民族文化面临异化和物化的威胁;再者是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能引发的社会分化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合作建议:一是强化法治保障,深化反歧视和平等权的立法合作;二是借助数字手段提升治理能力,推动数字治理与族群治理的融合;最后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术界为支撑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全球南方国家的话语体系,打破西方在民族事务和人权议题上的话语垄断。

  各位同仁,不论是中国的“多元一体”民族治理理念,还是拉美追求美好生活的原住民哲学,都体现着相同的精神内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文化多样性,追求共同发展。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意。展望未来,中拉需要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更具解释力的概念框架,将双方民族治理实践上升为系统性知识,在实践层面持续拓展合作领域,持续推进减贫事业、教育普惠和生态保护。在全球治理维度上加强战略协调,共同促进国际人权体系向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拉应该携手发展,为探索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宝贵的思想之源。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南南合作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谢谢大家!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