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的人权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院长,法学院院长、教授
汪习根
2025年是中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第十年。十年间,中国颁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及《“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今年最新颁布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一体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坚持科技向善、以人为本、包容互鉴、公平公正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理念。
十年来,数字中国建设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权价值,这样的人权新价值、新动能可以集中归结为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数字中国强力赋能人权主体。人权的主体离不开“人”,但“人”是多重的,有传统的自然人、社会人、经济人、政治人和生态人这五种属性。现在我们要赋予他一种新的属性,数字人。数字化生存是数字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数字身份、数字人格成为人权主体的全新特征和独特标识。失去了数字身份和数字人格,人权主体在数字世界便难以生存。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庄严载入宪法和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其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在人格权编特别规定了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的数字信息。我把数字信息权归纳为以下六种权利:知情同意权、正当利用权、信息删除权、信息安全权、信息隐私权、禁止滥用权。
二、数字中国深度更新人权客体。传统人权客体主要是指物、行为、智力成果,像知识产权。现在还要衍生出一种新的课题,那就是大数据。这是全新的法律关系的课题,是人权的课题。大数据成为数字时代最活跃的人权的课题。《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强调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因地制宜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指南。我们通过行政法来加强数据监管,推进数据生产和数据利用,通过民事立法保护数据交易安全和数据权益,通过刑事立法制裁网络和数据信息犯罪,通过国际条约、国际协定保护数据跨境交易。包括中国和欧洲的数据跨境交易都有一系列协议,这有助于中欧双边经济发展。
三、数字中国全面优化人权价值。人权是非常美好的价值,我这里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实现数字正义。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尤其是出现了数字鸿沟、数字孤岛甚至数字殖民、数字霸权,导致数字难民、数字孤儿。为此中国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律及政策规范,确保数字平等、普惠全民。从技术到人权,切实保护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共享数字技术发展权利,切实防止信息歧视和数字排斥。个人数据一旦集成为大数据以后,其本身就被赋予了相对独立的价值属性。因此,中国成立了分为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各类型大数据中心,从公域和私域两个维度保障普惠共享数据权利。其次,维护数字安全。安全是人权非常重要的要素,没有安全就没有人权。保护数据隐私、严禁数据滥用、遏制数据侵权、防范数据泄露,这些都是数字时代人权保障的核心关切。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保障数据安全权获得了全新的动能。再次,保障数字自由。在数字时代,数字自由既是数字技术创新的源动力,本身也是人权的基本要素。通过自由的想象、研究、创新,促进数据的生产、繁荣数据交易、培育数据市场,最终提升数据能力,创新数字技术,为更好地保护数据权利夯实技术基础。
四、数字中国高效促进人权发展。坚持以数字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的数字产业占比已经达到了GDP的10%,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达到了全球的61.5%。通过算力大通道规划,中国将构建跨区域算力高速直连网络,实现东部至西部算力的协同调度,以促进平等发展。《中国与国际发展报告:透视与展望2023-2024》指出,为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政治方面的发展权。主要是更好地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保障人们能够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是劳动社会保障、健康方面。中国的数字乡村建设的满意度高达80.9%,连续两年增长,建成3300多家互联网医院。数字医疗、远程医疗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市县乡。即便在偏远地带,群众也能直接通过远程医疗看诊,不需去大城市。四是文化教育方面的数字发展权利。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注册用户现在已经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今年5月,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我的家乡武汉召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组织的代表云集武汉,发布了五点倡议,其中包含了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发布《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等,为数字人权的保护奠定很好的全球合作的基础。五是促进全球共享数字发展权利。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国援助了15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比如在非洲的坦桑尼亚,我们通过援助数字技术,帮助他们降低电话资费58%,降低用网资费75%。
总体而言,不仅只有中国在享受数字建设的红利,我们也积极促进全球南方共享数字平等发展权利。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