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太雷:新时代中国罪犯人权保障高质量建设 - 分论坛二 - 中国人权网

贡太雷:新时代中国罪犯人权保障高质量建设

2022-11-14 16:28:29来源:中国人权网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研讨会8日在京召开。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及人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100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会议。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贡太雷在“分论坛二”上作题为《新时代中国罪犯人权保障高质量建设》的发言。

  以下为根据速记稿整理的发言摘要:

  第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罪犯合法权益的积极保障。建国初期,监狱工作坚持惩戒与改造相结合,把监狱定位于工厂、学校、医院的三方角色,强化了罪犯在改造中劳动改造、文化技能改造和心理改造三层教育机制,积极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积极创建文明示范监狱,监狱的法治化建设以及警察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监狱工作经费保障不断增强,促进了罪犯在生活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健全。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有一个突破的创新就是人权入宪之后深刻地改变了罪犯改造的理念及其机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恢复性司法理念以及社会参与管理创新这样一套机制,最后推出的社区矫正。通过社区矫正不断完善,对罪犯的改造从原有的教育角色转向社会回归,进行一种社会修复,促进罪犯的就业权、就学权、不受歧视权,这是基本人权领域的公平高效的制度设计,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和发展。

  第二、新时代监狱治理现代化建设与罪犯人权高质量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强调人权司法保障,推进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互动。以白皮书为例,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2012年《中国的司法改革》阐述维护司法公正与加强人权保障的关系,明确司法改革重要目标就是加强人权保障;2016年《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明确司法人权保障是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2017年《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运行各个环节,提升人权保障法治化水平。作为司法执行环节,监狱改革与发展受到中央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的意见》(厅字[2019]26号)明确要加强罪犯人权保障。这些文件反映新时代司法人权保障价值与人权法治保障方式的高度对接,奠定罪犯人权高质量保障的政治与法理基础。十九大以来,尊重保障人权的理念深入监狱综合治理中,监狱综合治理落实了总体安全观,优化监狱职责体系、组织结构,提升监狱警察执法管理改造效能和司法公信力,让罪犯的人权保障获得了有力法治支撑。

  第三、新时代社区矫正法实施与罪犯人权高质量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一体两翼相互激励。社区矫正制度,作为21世纪刑事执行改革和罪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持续增强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它彰显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不断创新、效能不断提升。

  第四、推进高质量罪犯人权保障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监狱与社区矫正工作绝对领导,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保障罪犯合法权益,坚定不移推动司法人权保障落到实处。

  持续推进监狱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健全案件办理程序,从实现公平正义的立场规范罪犯监管管理,保障罪犯人权,持续坚持以罪犯权益保障为主导的监狱和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的中心地位,推进执法司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持续推进监狱工作和警察执法管理的多元监督,保障监狱阳光执法,用法治保障罪犯人权,让每一项执法管理都体现公平正义的目标,持续推进社会资源和政府力量合作,完善提升罪犯医疗救治体系,开发数字文化资源进入监狱深化罪犯帮教,创新满足罪犯就业就学的需求,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监狱罪犯改造,促进罪犯回归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