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研讨会8日在京召开。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及人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100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会议。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讲师郑若瀚在“分论坛一”上作题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认识论贡献与理论抱负》的发言。
以下为根据速记稿整理的发言摘要:
当代中国人权观是当代中国关于如何认识、理解人权的基本主张、看法和理念,经历了从形成到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日臻成熟的中国人权观具有清晰的问题导向,它旨在解决人权认识论的四对基本矛盾。
一是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当代中国人权观注重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有机统一,强调人权的人民性。
二是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当代中国人权观里,一方面承认人权具有普遍性,另外一方面也坚信人权是历史的、发展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和模式。人权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本国人民的愿望来决定。
三是历史传统与当代关切。当代中国人权观是关切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要表达当代中国的人权立场和观念。但其骨子里一直有一个历史的根基。当代中国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汲取吸纳人类优秀文明资源的重要成果。
四是底线守护和理想追求。当代中国人权观始终秉持底线思维,主张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强调筑牢民生底线。当代中国人权观也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坚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呼吁推进各类人权全面发展,并笃定人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