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 中国人权网 戚宇 摄
4月8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国际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埃及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媒体人士、在华留学生和中国有关部门、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的代表10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先生在第一会场作题为《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发展中的政治性维度与社会性维度》的发言。
常健教授表示,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的发展包含着政治性和社会性两个维度。其政治性维度是由党的政治性质和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决定的,它体现在“人民”作为权利主体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以及权利保障内容和重心的政治性与阶级性。其社会性维度是由党所代表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它体现在将社会共同体所有成员作为享有人权的主体,并平等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人权理念的政治性维度决定党的人权保障政策的基点和重点,社会性维度决定人权保障的最大边界和最低限度。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随着其政治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的政治性维度与社会性维度及其相互关系都在发生变化。二者的相互制约及其所实现的结构平衡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的深层图景。
常健教授表示,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的发展包含着政治性和社会性两个维度。其政治性维度是由党的政治性质和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决定的,它体现在“人民”作为权利主体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以及权利保障内容和重心的政治性与阶级性。其社会性维度是由党所代表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它体现在将社会共同体所有成员作为享有人权的主体,并平等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人权理念的政治性维度决定党的人权保障政策的基点和重点,社会性维度决定人权保障的最大边界和最低限度。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随着其政治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的政治性维度与社会性维度及其相互关系都在发生变化。二者的相互制约及其所实现的结构平衡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的深层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