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她参加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
那一年,她还不满30岁。
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国际性人权会议,
最大的感受是“世界离我们很近,
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关心同样的议题”,
她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
她从博士阶段开始,致力于人权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关于社会组织方面的研究。
她认为,社会组织是慈善事业的载体,
可以保障社会的整体福利,是国家保障的补充,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人权息息相关。
那一年,她还不满30岁。
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国际性人权会议,
最大的感受是“世界离我们很近,
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关心同样的议题”,
她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
她从博士阶段开始,致力于人权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关于社会组织方面的研究。
她认为,社会组织是慈善事业的载体,
可以保障社会的整体福利,是国家保障的补充,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人权息息相关。
人权▪青年说 第九期
专访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法学博士
张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