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人: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垚 焦飞摄
分论坛一:人权发展的中国道路(主题1 塑造中国人权话语体系)
题目:“预付人权观”:理论及其批判——兼论人权的法律关系及其制度形态
摘要:预付人权是我国学者赵汀阳提出的一种人权学说。预付人权观对天赋人权观的批判与扬弃主要围绕在四组对立的命题之中,构成了两种理论的争点。四个争点不是平行关系而是逻辑递进关系,人权关系问题的澄清是梳理争点并展开商榷的逻辑前提。人权的义务主体包括任何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人权法律关系亦是个人与上述主体间的关系。以此为起点,对预付人权理论在人权制度的基本结构形态、道德价值、享有条件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充分讨论。预付人权理论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来源于其对天赋人权的误读与对社会契约论的忽视,这导致了预付人权理论迷失了理论推进方向,去试图解决许多已经被天赋人权理论解决了的问题;另一方面来源于其理论旨趣的偏颇,其型构的预付人权理论并非是一个“道德的人权理论”,而只是“道德人的人权理论”。
评议人:常健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教授对王垚的发言作评议。焦飞摄 |
首页 > 专题2019 > 首届中国人权青年论坛 > 分论坛 > 分论坛一 >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