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6日在日内瓦开幕。人权理事会47个理事国的代表、观察员国代表及一些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涉及的议题包括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与人权,妇女权利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移民儿童、青少年和人权问题,以及人权与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形式的不容忍现象等。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代表140多个国家发表题为“共同努力消除贫困,促进和保护人权”的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会议期间,中方在日内瓦举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权”国际研讨会,吸引世界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人权内涵,领悟其为全球人权治理注入的新动力。本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确认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重大贡献。这是人权理事会历史上第一次就发展问题通过决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在日内瓦开幕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6日在日内瓦开幕。人权理事会47个理事国的代表、观察员国代表及一些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在开幕会上发表致辞。据人权理事会新闻官员介绍,本次会议将于6月23日结束。会议期间,人权理事会人权专家和独立调查机构将向会议提交80多份有关人权主题和相关国家人权状况的报告。[点击详细]

中国方案推进全球人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世界各国视为平等发展、互相尊重的主体,契合了国际社会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共同愿望。着眼于人类集体命运的中国智慧,为全球人权治理发展提供了指引,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注入了宝贵的正能量。[点击详细]

中国在人权理事会举办促进健康权专题讨论会

  6月8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期间,中国举办了“通过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促进健康权”专题讨论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作主旨发言,表示国际社会通过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人人享有最高标准身心健康权至关重要。世卫组织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全球健康事业,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大使发言指出,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对全面实现健康权至关重要。各国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点击详细]

共同努力消除贫困,促进和保护人权

  消除贫困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也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重要途径。目前,全球仍有8亿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如何有效减缓和消除贫困,为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创造条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有必要在以下方面共同努力。[点击详细]

“中国式减贫”:世界减贫史上最大贡献

  6月13日,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代表140多个国家,发表了题为“共同努力消除贫困,促进和保护人权”的联合声明。代表这么多国家在联合国会议上就减贫问题发言,充分说明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点击详细]

中国在日内瓦举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权”国际研讨会

  今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系统提出并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命题。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于6月14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同主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权”国际研讨会,2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有关国际组织代表、中外人权领域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近百人出席。[点击详细]

中国人权研究会秘书长鲁广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权事业的中国方案

  14日下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权”国际研讨会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中国人权研究会秘书长鲁广锦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意义》的发言。鲁广锦说,今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是在万国宫发表演讲,系统提出并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命题。在将近半年时间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传播的热点话题,得到各方好评和积极响应,并多次被载入联合国文献之中,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国际话语。[点击详细]

何志鹏: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权理论的贡献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世界图景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涉及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而且对于我们深入的认识人权、把握中国特色的人权观念、形成新时代的人权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具体可以从具体人权种类和人权的体系化认知两个方面来认识。[点击详细]

李云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发展权的共同实现

  发展权是一项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基本人权。联合国大会1979年通过的《关于发展权的决议》强调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的发展计划既是各个国家的特权,也是各国国内个人的特权。联合国大会1986年通过的《发展权宣言》宣布,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 [点击详细]

李红勃:“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国际人权保障机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和文化,坚持的是以和为贵、有容乃大格局;追求的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秉持的是天下为公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政治理念;讲究的是和而不同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哲学思想。 [点击详细]

陈须隆:构建“实现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的发言分三个部分。一是从“实然”和“应然”两个角度来申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人权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携手构建人人享有人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阐释中国从多个层面推动构建“实现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从多个层面推动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变革。[点击详细]

中国民间组织在联合国举办“减贫促进人权”主题边会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召开期间,16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减贫促进人权”的边会。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刘凯阳在致辞中表示,贫困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重要途径。各国非政府组织围绕消除贫困交流经验,有助于加强减贫国际合作。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员王小林发言指出,中国在过去30多年减少了8亿多极端贫困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和人权进步。[点击详细]

中国提出的"发展促进人权"理念首次被引入国际人权体系

  6月22日,正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确认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重大贡献。这是人权理事会历史上第一次就发展问题通过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大使首先就该决议向会议做介绍性发言。他说:“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唯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当前全球发展还很不平衡,贫困、饥饿尚未根除,对各国人民享有人权构成重大障碍。[点击详细]

唱响“发展促进人权”理念

  “发展促进人权”理念首次引入国际人权体系,标志着世界人权话语的重大转变,是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胜利。中国倡议,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决议获得通过,象征着发展中国家人权话语权的提升,有利于扭转发展中国家在人权话语领域的被动局面,将推动国际人权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决议通过后向中国表示祝贺,更是对其自身在人权领域取得胜利的祝贺。[点击详细]

Chinese wisdom promotes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Human Rights and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as held at the Palais des Nations in Geneva on Wednesday afternoon.[点击详细]

UN rights council opens its 35th session in Geneva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on Tuesday opened its 35th regular session at its headquarters here, stressing that a "constructive atmosphere" was crucial for the smooth functioning of the council and made it possible to have a frank dialogue with dignity.[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