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
白皮书:参与医疗卫生国际规则体系建设 国际医疗卫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2017-09-30   来源:   作者:
  国务院新闻办29日发表《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17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符合国情的健康权保障模式、健康环境与条件持续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特定群体的健康水平显著进步、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和国际医疗援助。
 
  白皮书说,中国是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始终致力于实现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和全球应急处置,认真履行健康领域国际公约,勇于承担国际人道主义责任。
 
  参与医疗卫生国际规则体系建设。中国较早签署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加入《麻醉药品单一公约》《精神药物公约》,参与制定《阿拉木图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宣言,响应《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2016年,在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提出并推动通过“促进创新和获取安全有效可负担的优质儿童药品”决议,得到各方积极回应。
 
  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深度合作。2016年,在北京签署发布《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合作战略(2016-2020)》,确定卫生政策、规划、技术、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合作。2017年,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执行计划》,共同致力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治、传统医学等领域的合作。
 
  国际医疗卫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健康领域的经验共享和战略对话,每年举办多个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国际研讨会。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包括参与非洲疾控中心建设等重要举措。2016年10月,与埃塞俄比亚等15个亚非国家建立对口医院合作关系。2017年4月,与马拉维等非洲国家签署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从2005年开始,中国已培训数千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和技术服务人员,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在津巴布韦、肯尼亚等国家及湄公河地区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的教育培训项目。(本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