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
白皮书:2012年至2016年 全国共有1526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2017-09-30   来源:   作者:
  国务院新闻办29日发表《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17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符合国情的健康权保障模式、健康环境与条件持续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特定群体的健康水平显著进步、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和国际医疗援助。
 
  白皮书说,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权是一项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人有权享有公平可及的最高健康标准。

  白皮书说,中国高度重视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健康权,不断完善卫生与健康规划,提供多元化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非歧视地均等满足各类群体的特殊需求。

  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服务持续加强。2016年和2017年,国家分别颁布《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法治化发展轨道。2012年至2016年,全国共有1526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残疾人康复机构7858个,在岗人员22.3万人,947个市辖区和2015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配备45.4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自2017年起,国家将每年8月25日定为“残疾预防日”。
 
  残疾人康复体育的覆盖面逐步扩大。推进“十三五”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由西向东”“自北向南”“先薄弱后发达”的地区引导政策,资助西部6省(区、市)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8000户,撬动全国服务88884户,补贴新建社区健身示范点50个,撬动全国新建1842个。全国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残疾人比例提升至9.6%。
 
  残疾孤儿得到特别关爱。2015年以来,国家将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中具有手术适应症的病残儿童,以及社会散居孤残儿童纳入“明天计划”资助范围,参照福利机构内孤残儿童的救治政策和做法,实施医疗康复,数以万计的“明天计划”术后康复儿童融入了社会。福利机构内凡具备手术适应症的新增患儿都能在最佳治疗时机得到手术救治。截至2016年底,国家已投入资金8.6亿元,为9万多名残疾孤儿实施了手术矫治和康复训练。(本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