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在各地区、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命至上,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系统谋划。坚持预防为主、医防协同,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防治体系,建强防治队伍,发挥好社会力量作用,强化预防干预、监测预警、科研攻关与国际合作,加强对感染者治疗、困难救助和人文关怀,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治能力和水平。
2日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引导更多残疾人通过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目前有超过8500万的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方便地参与诉讼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2日-3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十四届少数群体问题论坛在瑞士日内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预防冲突和保护少数群体人权”,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等的专家学者在线参加会议,就“走向持久和平:更好地保护少数群体权利以预防冲突的积极举措”等议题进行视频发言。
3日
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1·中德人权发展论坛”通过视频方式举行。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与环境权益保障”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4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提出,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民主的阳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
6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报告列举大量事实、数据和各国相关机构、人士及专家观点,从美国制度实践、国家治理、社会现状、人权自由、国际影响等十个方面,提出十个有关美国民主的问题。报告全文共2.3万字,分中、英、法、俄、西五个语种。3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代表、近20家外国驻京媒体及40多家国内媒体记者现场参与研究报告发布暨研讨会。
7日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向全球全媒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实践》及纪录片,全文1.9万字的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为主线,以中国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长期实践为基础,从学理角度阐释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文化背景、内在规律及其世界意义,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追求民主价值的大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人民主权的新形态”“管用的民主:判断制度成色的试金石”和“实践智慧: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启示”4个部分展开。深度解读中国共产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的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7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论述摘编》分9个专题,共计335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贺信、指示等16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众多专家学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日
2021·南南人权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人民至上与全球人权治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主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南南人权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时代赋予世界各国的责任。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党。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发展促进人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功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权发展道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14亿多中国人民在人权保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权实践是多样的。世界各国人民应该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愿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1日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权保障”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线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陈士球指出,中国人权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也为全球人权治理作出贡献。在人权理论创新、人权制度建设、人权保障体系、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人民民主,平等参与全球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认为,民主不仅是价值,还是治理工具。从国体、政体等角度分析,我国的全过程民主是公共参与、有效决策和有力执行的统一。
15日
由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际人权与政治问题工作组”研究撰写的《美国干涉阴云下的世界人权困局》报告发布。研究报告全文1.8万字,用大量事实揭露了美国历史上野蛮干涉他国内政的一系列行径,揭示了美式霸权对世界造成的深重灾难。报告从历史的视角对美国民主和人权的蜕变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检视了美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典型事例,同时分析了这些行动的动机和效果,阐明了美国霸权造成的严重后果。报告指出,美国已经背离了其所宣称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立场,又以这些价值作为口号和武器干涉他国内政,给相关国家带来了重重灾难,更严重污染了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世界各国人民都视为美好梦想的概念。
15日
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发布《美式“抗疫”的人权灾难》报告。报告基于人权保护的视角,从国际法律、国内法律、事实数据、历史溯源等方面深层次、全方位地总结了美式抗疫失败原因及其造成的人权灾难。报告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国政府未能将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置于最重要位置,放弃了对弱势群体的平等保障和特殊保护,成为抗疫国际合作的绊脚石,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美式“抗疫”的失灵,再次凸显这个自诩“民主灯塔”“人权卫士”国家的痼疾,“美式人权”的虚伪性暴露无遗。
20日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这是妇女权益保障法施行近30年后又一次进行重大调整。从消除招生就业领域性别歧视到保障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修订草案对诸多热点作出回应。
20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全面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
21日
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两份《纲要》的主要目标均如期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10年间,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10年间,中国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福利水平稳步提升,成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保护儿童的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22日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智库办公室主办的“2021年新疆智库论坛暨人权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深入分析了美国社会对穆斯林群体的歧视及其种族主义本质,表示这充分证明我国的治疆方略推动着新疆人权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23日
中国人权研究会发布《美式民主的局限与弊病》研究报告。报告揭示出美国以选举为核心的票决民主难以支撑起完整意义上的民主政治,绝非现代民主政治的理想方案。报告包括美式民主的“迷之自信”、美式民主的历史局限、美式民主的现实弊病以及结语部分。报告系统论述了美式民主的政治属性以及历史局限和现实弊病等,表明美国长期剥夺有色人种的民主参与权利,长期系统性驱逐、排斥和同化印第安人,长期限制妇女的平等参政权,美式民主存在极化、双标化、金钱化、形式化等现实弊病。报告指出,美式民主已经逐渐失去说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已经深刻认识到,美式民主并不能代表民主的未来发展方向。各国人民应该而且也能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贡献智慧和力量。
26日
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在广州发布《阻碍交易 增加成本 破坏产业链——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影响》中英文调研报告,指出美国借口所谓“强迫劳动”和“侵犯人权”制裁新疆棉花对全球棉花产业链带来了打击和破坏。报告称,新疆棉田播种环节几乎实现100%机械化,采摘环节的机械作业率高达85%,新疆棉田作业机械化程度高,棉田用工规范,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此外,雇佣合同权责明晰,棉田工人权益保障有法可依。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郑亮表示,该研究报告旨在以事实揭示美国基于地缘政治利益实施的制裁破坏了全球产业链,而所谓的“强迫劳动”“侵犯人权”不过是美国意图打击他国、巩固霸权的借口。
27日
中国人权研究会发布《美国人权政治化行径毁损人权善治根基》研究报告。报告揭示出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和全球霸权地位,在国际人权领域大搞人权政治化,采取选择性、双重标准、单方面强制等手段,严重侵蚀了全球人权治理赖以支撑和运行的重要基础,对全球人权事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破坏性后果。报告包括美国人权政治化的历史进程、美国人权政治化举措的深层原因与表现形态以及美国人权政治化行径严重危害全球人权善治部分。报告指出,美国对人权态度的历史演变显示,无论是早期对人权的漠视甚至拒斥,还是后期热衷于将人权作为大棒到处挥舞,本质上都是将人权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依据人权与其政治战略的契合关系来决定对人权的态度。报告指出,美国将人权政治化所导致的恶果使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权非政治化是全球人权治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防止和遏制人权政治化,是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8日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见面会在京举行。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单位,与来自各领域的中外读者见面,畅谈读书体会,交流学习心得。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出版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
|
|
上一页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上一篇:2020年
下一篇: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