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依法维权 >
法援律师助残疾人讨回欠薪

2020-05-18 10:08:33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同志,帮帮我吧!单位欠我1万多元工资,单位距离我家130多公里,没有律师愿意帮我代理这么一个小官司。没办法,只有求助你们了。”家住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王利是一名四级伤残等级的残疾人。去年12月30日,他带着单位为他出具的一张欠条来到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值班人员王一接待了他。原来,王利是大连市普兰店区某工厂工人,单位效益不好,拖欠了他13693元工资,给他打了欠条,迟迟没有兑现。王利想找律师帮忙要回拖欠的工资,但由于路途遥远,路况不好,没有律师愿接这样的小案子。
 
  了解情况后,王一拨通了工厂经理的电话,经理称单位效益不好,所以给王利打了欠条,等鼠年春节过后单位恢复经营有钱了,就会给付他。考虑到王利是一名残疾人,要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话,需要去普兰店区莲山法庭立案,这个地方距大连市中心有130公里远,没有高速公路,开车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王一便给律师王金海打了电话,王金海没有嫌路远、案子小,爽快地答应了为王利提供法律援助。作为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一名法援律师,王金海曾获“大连好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等荣誉。
 
  今年1月,莲山法庭受理了王利的起诉,并向工厂发去开庭传票,安排2月12日开庭,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打乱了原先的安排。不过,主审法官姜茂坤并没有停止案件的推进,经多方打听,他找到工厂负责人宁某,当宁某听说王利寻求了法律援助,援助律师还是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安排的,宁某表示自己借钱先替工厂把拖欠王利的工资给垫付了。
 
  “工厂去年效益不好,遇到疫情经营就更难了,确实欠了不少工人的钱,给他们打欠条,实属无奈之举。”宁某说,王利是自己的职工,还是残疾人,尽管工厂经营困难,但这钱不能拖欠,否则也对不起法律援助律师,对不起法官。4月17日,王利终于拿到了宁某筹集的工资,马上申请撤诉。
 
  “残疾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社会关心关爱。通过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韩凌说。(记者 韩宇) 
 

上一篇:“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我努力的方向”
下一篇:最高法: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绝不心慈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