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政法大学老师正在教授国际人道法课程
三、人权研究成果
中心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在多个领域人权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朱应平教授为例,他的研究成果包括:
1.论文:
(1)《澳大利亚普通法的人权保护研究》,《上海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是如何运用宪法保护人权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宪政手稿》2005年第2期;
(3)《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从行政保护开始》,《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两重审查基准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中的运用》,《法学》2006年第3期;
(5)《城乡子女应享有平等受教育权》,《检察日报》2006年5月29日;
(6)《澳大利亚宪法》“非歧视条款”的适用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7)《北大限制小学生团体参观涉嫌歧视》,《检察日报》2006年7月31日;
(8)《美澳两国平等权宪法保护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6年第6期;
(9)《新中国以来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变迁及评析》,公丕祥主编:《法制现代化研究》(卷十),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澳大利亚财产权的宪法保护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11)《作为默示性宪法权利的隐私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默示性受审判权研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3)《默示性迁徙自由的宪法学解析》,载《求是学刊》2008年第2期;
(14)《论宪法对高校招生地域名额分配的规制》,载《浙江学刊》2010年第1期;
(15)《论宪法政策对民生的保障》,《求是学刊》2010年第6期;
(16)《上海地方性大学招生调研报告: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载张千帆、曲相霏主编:《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7)Religious Freedom and its Legal Restrictions in China,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11.3;
(18)《论宪法保障民生的路径》,《江淮论坛》2012年第1期;
(19)《行政法视野下的教育公平》,《教育督导与执法》2013年第2期;
(20)《以宗教信仰自由助推社会正能量》载《学习论坛》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