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会议 > 2000年以前 >
《世界人权宣言》发表50周年纪念会

2014-11-26 13:45:44   来源:   
  中国人权研究会于1998年12月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世界人权宣言》发表50周年纪念会”。来自首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央有关部门的人权学者、专家7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主席江泽民致函中国人权研究会,对纪念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江泽民主席说,《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对于指导国际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要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受人权和民主自由权利。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朱穆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50年前联合国发表《世界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宣言》是世界反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成果,表达了世界人民再不允许发生蹂躏人类生命和尊严的野蛮暴行的愿望。《宣言》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0年来,世界和平力量抑制了战争势力,反殖民主义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促进人权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朱穆之说,中国人民自上世纪中叶起即奋起为人权而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独立和解放,并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在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经济、社会、文化权等人权的各个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而且正在接近小康水平,实现了《宣言》所说的免于恐惧和匮乏的愿望,享有了人的尊严和平等。

  朱穆之指出,中国人民所以在人权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根据中国的国情,选择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民的人权问题。中国的人权状况并不完美,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要完全实现充分享有人权的理想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解决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不为外界的各种议论所动摇,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这条道路已经给中国的人权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巨大成果。在当前,就是要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决定,发展经济,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巩固和扩展人民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各项人权。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联合国人权专家范国祥以及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田丹、董云虎和常务理事田进、谷春德、张海涛、张宏毅、陈志尚、理事喜饶尼玛等先后在会上发言。专家们一致对《世界人权宣言》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宣言》作为第一个真正世界性的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的基本内容和共同奋斗目标,为此后的国际人权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灵感的源泉和发展的基础。

  专家们指出,《世界人权宣言》发表以来的50年,是世界人权取得重大进展的50年。统治人类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的崩溃,上百个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本世纪世界人权状况最深刻的变化。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为国际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改变了西方国家垄断人权解释的局面,促使国际社会就人权概念和促进人权的方式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人权宣言》最初阐述的人权概念的内涵。在纪念《宣言》发表5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有必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发展中国家在促进人权方面的经验和贡献,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切实把《世界人权宣言》所开创的人权事业推向前进。

  与会专家指出,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给世界人权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冷战思维和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存在,严重妨碍着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损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改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与国际社会一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人权研究会是中国最大的人权学术团体,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理应对中国和世界在人权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的人权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杨正泉,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周觉、喻权域和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谢启美等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人权”国际研讨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