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
(2005年6月)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是中国发展观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以人为本谋发展的新理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要以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第三,要以协调发展为目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使各方面发展均衡协调。第四,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良好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人权事业的改善
一年多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在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享受了生存权和发展权。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分季度看,四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8%、9.6%、9.1%和9.5%,没有出现大的起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9%,比较温和,且涨势趋缓。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1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贸易顺差320亿美元,比上年扩大6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增长13.3%。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年底国家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067亿美元。经济发展是人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权利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