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图书 > 2000年以前 >

《人权民主自由纵横谈》

  • 作  者:《阵地》杂志编辑部
  • 译  者:
  •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1年

内容简介:

  本书系《阵地》杂志开设《人权、民主、自由纵横谈》专栏以来的成果汇编。选入本书的,除邓小平、江泽民、李鹏同志关于人权问题的精辟论述外,大部分是已在专栏上发表过和尚未发表的文章,另外还选录了有关报刊上的一些论文及有价值的资料。书中所选录的文章,是从不同的学科,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对人权、民主、自由进行论述和阐发的。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邓小平、江泽民、李鹏关于人权问题的部分论述,主要包括三大问题:第一、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所讲的人权是两回事,观点不同;第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国家独立权;第三,我们反对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第二部分是人权纵横谈,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与人权有关的种种问题,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社会主义中国在维护和保障人权的斗争中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人权观、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等等。第三部分是民主纵横谈;第四部分是自由纵横谈;第五部分是有关人权民主自由的法律文件和资料选辑。

  作者认为,人权同民主、自由一样,是一个政治概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的国家,不同阶级和政治倾向的人,对于人权涵义的理解是不可能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认为,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历史的、社会的和商品经济的产物。所谓人权,“无非是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无非是市民社会成员的权利”;而权利则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公民民实行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紧密相联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人权不是抽象的、超阶级的、无国界的,而是具体的、有阶级性和主权性的。人权的内容、形式和范围是发展变化的,并不像资产阶级学者宣扬的那样是“永恒的”、“固定不变的”。另外,人权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人权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不是“绝对的”和“不受任何限制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和保障绝大多数人民的人权。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为争取和实现中国人民的人权而英勇战斗,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权、民族的生存权和人民的发展权,从而保障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权问题上的出发点。无产阶级专政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条件消灭阶级,消灭国家,解放全人类,实现向无阶级社会过度。所以,无产阶级人权观与无产阶级专政是相辅相成的。关于人道主义,作者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倡的革命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者的思想基础不同、立足点不同、根本目的也不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同他的人权观、人的价值观一样,它的思想基础是唯心史观,立足点是个人主义,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思想原则;而革命的人道主义,其思想基础是唯物史观,立足点是集体主义,是服务于消灭一切阶级压迫和剥削,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此外,本书还对西方的“天赋人权”观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深刻揭示了美国国内的人权状况极其以人权为借口粗暴侵犯他国内政的罪恶行径。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本书也有充分论述;本书还就资产阶级民主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资产阶级自由观和无产阶级自由观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本书:《人权论》

下一本书:《当代人权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