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网首页  | 最新文章  | 在北京  | 在上海  | 在福建  | 在甘肃  | 在新疆  | 精华文章  | 图片报道  | 视频报道  | 分析评论  | 重要解读文章  |
  人权网 > 专题 > 特别报道 > 人权行动在中国 > 在上海
狱中心理辅导:打开服刑人员的心灵之窗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8-20 14:56:58   来源: 新华网
 

  舒缓的灯光把沙盘中的白砂映照得闪闪发亮,沙盘里是摆放好的房子、树木、汽车等道具,离沙盘不远的壁柜里面还放着其他各种道具,靠近屋门的角落摆着一张圆桌和两把坐椅,而打开这间拥有“标配”的心理咨询室房门,看到的则是一排排牢房。

  多年以来,这个十多平方米的房间成了羁押在上海第三看守所服刑人员倾诉衷肠、排解内心积郁的场所。

  同江南知名古镇朱家角一道位于上海西部青浦区的第三看守所,是上海唯一集中关押一审以上“死刑犯”和“涉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监管场所。这间离牢房不远的咨询室成为服刑人员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第三看守所的一名心理咨询师,阮峰在这里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已有五年时间,在他看来,通过心理援助,解开犯人的心结,用细致入微的心理关怀为监狱管理者与服刑人员搭建坦诚沟通的桥梁,也帮助服刑人员放下包袱,在监狱里安心改造。

  阮峰坦言,刚开始在监狱里为犯人进行心理辅导曾有过担心,自己甚至一度受到辅导对象的威胁。他曾经为一个患有艾滋病的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对方刚开始服刑,对生活绝望,沉默寡言。

  “我试图跟他交流,但他却跟我说‘不要再跟我说话,信不信我咬你一口也让你得上艾滋病?’我当时感到很害怕。”阮峰回忆道,眉角之间显得有些凝重。

  由于对心理辅导师发出人身威胁,监所随即终止了对这名犯人的心理咨询。后经监所工作人员与犯人谈话得知,犯人强烈的对抗情绪是出自担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是否也感染上了艾滋病毒。随后监所与其家人所居住的街道取得联系,安排了这名犯人的妻子和孩子进行HIV检测。

  “当他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没有感染后,就放松了很多,原来的对立行为也慢慢消失了。”阮峰说。

  尽管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是犯人,但阮峰说监所里面还是保证咨询的私密性,坚持服刑人员和心理辅导师一对一交流。但监狱工作人员亦表示,屋内设有监控探头,可以在监所监控室中看到咨询室内情况,以确保安全。

  高墙之外的家庭变故成为很多服刑人员情绪波动和心理不稳定的源头。阮峰说,一些携带HIV病毒的犯人刚开始服刑时也有破罐子破摔、怨天尤人的情绪。据所长李立新介绍,监所里有五到六名狱警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他们对在这里服刑的所有犯人都要进行心理排查,并把排查情况转给管教参考,如有心理问题会采取干预,还会邀请外部专业心理咨询人士做进一步咨询,并通过沙盘游戏等活动来诊断和缓解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

  这间心理咨询室的另一侧,是一个宽敞的监狱活动室,除了桌球和乒乓球等文体活动,活动室的一个角落还摆放着一个蓝色的橡胶人偶,可供服刑人员捶打来发泄紧张情绪。每天户外活动的地方草木繁茂,草地上铺着石子路,抬头即可看到蓝天白云,草坪上还放置了一个大笼子,里面饲养了各种禽类。

  在进入牢房的入口处,有一幅专门邀请苏州艺术家制作的浮雕,灰色浮雕墙面上有一扇窗户,窗外是蔚蓝的天空,周围点缀了自由飞翔的白鸽,艺术作品的名字叫做《为你打开一扇窗》。

  据上海市第三看守所的负责人介绍,放这样一幅作品在监狱的入口是要告诉每一位来此服刑的人员,监狱虽然将他们束之于高墙之内,但在这里他们还是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分享到: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中国人权
主编信箱:editor@humanrights.cn|关于我们|版权与免责声明
值班电话:13651236230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