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网首页  | 最新文章  | 在北京  | 在上海  | 在福建  | 在甘肃  | 在新疆  | 精华文章  | 图片报道  | 视频报道  | 分析评论  | 重要解读文章  |
  人权网 > 专题 > 特别报道 > 人权行动在中国 > 最新文章
安居乐业在南山 乌鲁木齐县的“两居”工程
作者: 仝昕昕   发布时间: 2014-08-08 11:45:23   来源: 国际在线
 

  乌鲁木齐县,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南部,当地人更愿以其世代赖以生存的大山和牧场的名字称这里为“南山”。如今的南山,除了秀丽的风光,引人注目的还有大片风格统一、颇具民族特色的农家乐,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人家以独特的美食款待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哈萨克族的奴尔木汗·利牙斯是南山大庙村一户农家乐的主人。

  “客人多的话,一百个人可以吃饭,五十个人可以住宿,山上也有包(毡房),三个包,人手不够的话,我们就从外面找人。和以前比,第一个这个房子比较大,第二个比较方便,水、电什么的都方便。”


  奴尔木汗·利牙斯回忆说,几年前,在家乡,大多数村民住的都是低矮、破旧的土房,自己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全家生活都靠他外出打工的收入支撑。直到2007年,当地开始大规模开展旧城改造工程,居民整体拆迁,在新址建起了一片整体规划、布局合理的民居。奴尔木汗·利牙斯就是在那时候搬进新家的。

  奴尔木汗·利牙斯现在居住的二层小楼总面积2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院子里还搭起两座具有哈萨克民族风情的大毡房用来接待游客,农家乐的生意也是十分红火。

  事实上,大庙村的改变只是乌鲁木齐县“安居富民、定居兴业”工程的一部分。乌鲁木齐县建设局局长肖昆介绍说,“我们全县截止到2012年以前,完成了9700多户,今年要完成7023户,明年进行一个扫尾,加起来一共要完成16000多户,基本上就把我们全县的农民和牧民安居和定居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个地方过去都是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现在通过‘两居’工程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同时让农牧民转移到旅游服务产业,从旅游当中寻找新的生机和生财之路。”

  一方面改造村民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是当地政府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为此,乌鲁木齐县还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惠民工程。肖昆说,“一个是道路建设,现在正在加紧进行,我们今年新建了一条省道116线,今年年底通车;另外一个是天然气,让农牧民也能使用清洁的能源,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第三个是‘煤改气’,为了保护这片蓝天,为了保护这片生态,‘煤改气’这个工作要加紧推进;第四块就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过去的大田作物、大水漫灌,把节约下来的水第一支持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第二个为高效农业的用水提供水源。”

  肖昆告诉记者,让他最高兴的是,村民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乌鲁木齐县,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一半以上,其中以哈萨克族为主。肖昆说,乌鲁木齐县在实施“两居”工程的过程中,尽可以地实现地域特色、民族风貌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

  “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我们非常重视,同时结合旅游的发展对民族特色这样一些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比如哈萨克的游牧文化、回族的饮食文化,还有像我们达坂城的洛宾文化。”

  正是对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为南山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领略游牧民族的豪情和天山绵延壮阔的美景。奴尔木汗的妹妹再乃甫古丽告诉记者,由于游客多了,她经常要到哥哥家帮忙。

  “像我们少数民族,现在在家里都准备自己的民族用品,碗呀、壶呀,全部在用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村里有什么活动都带到我们这里来,展示我们的民族特色。我们是整个村搬迁,风俗习惯没有受到影响。现在家里面大了,搞一些家庭聚会都方便。”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将南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风景区。对于奴尔木汗一家来说,环境好了,收入多了,日子也会越过越舒坦。

分享到: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中国人权
主编信箱:editor@humanrights.cn|关于我们|版权与免责声明
值班电话:13651236230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