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网首页  | 最新文章  | 在北京  | 在上海  | 在福建  | 在甘肃  | 在新疆  | 精华文章  | 图片报道  | 视频报道  | 分析评论  | 重要解读文章  |
  人权网 > 专题 > 特别报道 > 人权行动在中国 > 最新文章
莆田市委书记谈经济发展与生态宜居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8-04 13:43:45   来源: 央视网
 

  一片市价高达1000亿人民币的6万亩荔枝树,如果砍伐开发,至少能在一定时期内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增收致富,但在妈祖故乡的莆田却没有这样做,莆田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巧妙地破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文化的多层关系,不仅腰包鼓起来,还要环境美起来,人民笑起来,用心造就莆田成为一座幸福的、宜居的国际化港城。

  福建省莆田市市委书记梁建勇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所追求的莆田“中国梦”,就是人兴业茂、清风明月。具体地说,就是打造一种让后人“有田可耕、有水可喝、有业可兴、有海可游”的境界,创造一座和谐宜居的国际化港城。

  当记者问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宜居彼此的关系时,梁建勇谈到,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目的什么,不是单纯的GDP增长,也不是用破坏环境换取短期收益,而是为了人民的长远幸福。只有认清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实现显性政绩与隐形政绩的双丰收。幸福指数的提升离不开人权保障,各项权利保障好了,特别是环境保障有力,人民才能感到幸福。

  梁建勇认为,建造歌剧院、体育馆这些显性政绩不可或缺,因为这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同时,城市发展还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从部落到村落,从多数到少数,城市建设必须兼顾生态保护、社会和谐和文化传承三者的关系,而这些,则属于隐形政绩。例如莆田城区那片价值1000亿人民币的6万亩荔枝树,不仅不能砍伐搞房地产开发,而且还要好好的保护起来,留给子孙后人,让世代共享。特别是,我们十分注重城市记忆传承,挖掘保护地方文化特质,彰显莆田的现代气息和文化“DNA”。

  围绕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定位,莆田的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产业发展“金木水火土”齐头并进的同时,更强调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二三四五”的整体目标。

  莆田城市建设中的“一”是“一心为源”,城市中心6万亩荔枝树一定不能砍,它不仅是城市之肺,也是市民的绿色福利;“二”是“二岛添辉”,海上门户——湄洲岛和南日岛,就像莆田的一双美瞳,吸引着八方来客,妈祖圣地令人神往,海洋牧场促进发展;“三”是“三湾环绕”,既要开发湄洲湾和兴化湾,又要保护平海湾,旨在为人民留一处享受天然海滩的海滨浴场;“四”是“四水相依”,保护、利用好莆田境内的木兰溪、萩芦溪、延寿溪和南北洋河网水系,既能起到防洪泄洪的作用,又能再现“荔林水乡”的景色;“五”是“五山簇拥”,把莆田背靠的囊山、九华山、天马山、凤凰山、壶公山打造成绿色屏障、森林公园、山体公园,再配有登山步行道,为群众提供一个独特的休闲好去处。

  梁建勇指出,近几年,莆田市区的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位居福建全省第一,又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充分展现了莆田的生态优势。在加快宜居港城建设中,始终坚持“既要GDP,也要好空气”,在推动经济发展、引领百姓致富中贯穿生态保护理念,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低碳发展、循环生产,大力发展无烟产业、绿色产业,在实现发展的同时不污染、不冒烟,还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梁建勇最后强调,莆田人还将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今人栽树、今人护树、今人乘凉”的现实感、紧迫感,注重做好生态的保护、补偿和延续,让人民群众在安居乐业中,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落到实处,让行动计划在莆田“掷地有声”。

分享到: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中国人权
主编信箱:editor@humanrights.cn|关于我们|版权与免责声明
值班电话:13651236230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