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网首页  | 最新文章  | 在北京  | 在上海  | 在福建  | 在甘肃  | 在新疆  | 精华文章  | 图片报道  | 视频报道  | 分析评论  | 重要解读文章  |
  人权网 > 专题 > 特别报道 > 人权行动在中国 > 在新疆
新疆浩罕乡15村自制“小花帽”将被引进亚欧博览会
作者: 池文淑   发布时间: 2014-08-08 11:35:13   来源: 北京周报网
 

 

  15村少数民族妇女们正在缝制小花帽。 本网记者 池文淑摄

  2014年7月26日,新疆喀什浩罕乡15村(又名克其克艾热克村)村委会的大院里, 30多名维吾尔族妇女盘腿坐在院子正中央的大红地毯上,忙着缝制“小花帽”。“小花帽”是维吾尔族传统刺绣饰品,它不仅实用,而且是精美的工艺品。现代的维吾尔族妇女们大都继承了制作小花帽这门传统技艺。

  现在正是新疆喀什地区农忙的季节,15村的妇女们怎么不忙农活,忙起手工活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 15村的村支书阿布都热西提·吾拉音。

  据阿布都热西提·吾拉音介绍,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正式批准在喀什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浩罕乡的部分村庄被纳入开发区基础建设区域,15村便是其中之一,并由此开始了从纯农业村向城中村的发展。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如何给不再务农的村民们谋划维持生计、持续增收的新出路,成为了村支书阿不都热西提·吾拉音的心头大事。

  2014年3月,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来到了浩罕乡 15村,开始了他们的驻村帮扶工作。“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活动,在新疆当地被简称为 “三民”活动或者“访惠聚”活动。这个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让自治区的干部们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去,驻扎在村庄里,为老百姓办实事。

  工作组的到来,让村支书阿不都热西提·吾拉音心里的“大石头 ”落了地。村委会和工作组经过多次商讨, 根据15村实际情况,决定开发有“短、平、快”特点的项目,于是,以 “小花帽”为代表的传统民族刺绣就成为该村村民就业致富的不二选择。村委会和工作组分工合作,村委会负责组织 15村的妇女们缝制小花帽、方巾等传统手工饰品,工作组负责帮助他们搭建销售渠道。

  村支书阿布都热西提·吾拉音说,目前村里忙着缝制的“小花帽”正是为了满足即将在9月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 —亚欧博览会”的需求,这是也是村里拿到的第一笔大额订单,总额有10余万元。从6月份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村里的妇女多的能挣一万元,少的也能挣几千元。“我们村去年全村人均收入7500元左右,今年有望实现20%的增幅。”阿布都热西提·吾拉音说。

  从今年3月起便在15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的新疆国际博览局副书记、副局长陈季告诉记者,在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15村村民缝制的小花帽将作为纪念品馈赠给外国政要和境外嘉宾,从而高位推动 15村“小花帽”项目的品牌建设,将“小花帽”打造成新疆对外交往的名片,借此来助推中国维吾尔族传统刺绣产业的快速成长。同时,“小花帽”项目还将让15村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现代市场经营理念快速实现“小花帽”缝制的产业化发展。

分享到:
[打印本稿][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
中国人权
主编信箱:editor@humanrights.cn|关于我们|版权与免责声明
值班电话:13651236230
主办单位:中国人权研究会
北京五洲泛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5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