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2021 > 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 > 学术研讨会 > 主题发言第二阶段:中国人权白皮书的话语构建 >

常 健:中国人权白皮书的对外和对内功能

2021-10-18 14:44:51来源:仁之言

\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常健在“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刘健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上午在京举办“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基层单位代表、专家学者等共70余人参加会议。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常健作主题发言,摘编如下:

  常健:中国人权白皮书的对外和对内功能

  中国人权白皮书是中国政府不定期发表有关人权问题的官方报告书。自1991年中国政府发布第一部人权白皮书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共发布了13部综合性人权白皮书,66部涉人权问题白皮书。1991-2004年间,平均每年发布1.64部。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2005-2021年间,平均每年发布3.29部。

  人权白皮书的对外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宣示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政策与保障情况,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中国政府在保障各项人权和促进人权研究、教育、培训和知识普及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对全球人权治理的态度和主张。二是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特别关切,特别涉及了劳动教养、宗教信仰自由、少数民族权利保障、计划生育、司法、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保护、新疆和西藏的人权保障状况等问题。

  人权白皮书的对内功能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结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和实践经验,如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进一步概括为“六个坚持”,即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把全面协调推进各项权利作为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人权发展的制度保障,坚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的使命担当。二是在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间凝聚人权共识,如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其内容包括人权是历史的、发展的;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有机统一;整体推进各项权利是人权实现的重要原则;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人权实现的重要标准;公正合理包容是国际人权治理的基本原则;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权的最高价值追求。

  经过30年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人权白皮书从内容到形式已经趋于成熟。但时代在变,人权保障的情境和需求也在变。为了使人权白皮书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未来中国人权白皮书还需要在内容、表达、表述重点、话语体系、数据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弥补短板、开拓创新。一是在展示已经取得成就的同时,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增强传播对象对中国人权事业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期;二是充分考虑不同语境对语意产生的差异性影响,用适合传播对象语境的话语来表达中国的人权理念,增强话语表达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是在描述实践结果的同时,更加注意对实践过程的描述,增强事实描述的可接受性;四是在已经形成的人权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人权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支撑,增强话语体系的一致性和深刻性;五是在充分收集政府各部门信息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利用学术界人权研究的成果,增强发布信息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分享:
收藏 复制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