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陆海娜: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强化稳就业举措
2020-12-04 14:09:27   来源:中国人权网
  嘉宾:陆海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采访:中国人权网 戚宇

  时间:2020年11月24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为应对疫情及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经济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在一段时间内停产、停工、不开展商业活动,由此引发了一些关系到每一个用人单位、每个员工自身权益的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海娜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如何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就业权利。

  中国人权网:陆老师,您好!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现实的状况,比如说很多人采取了远程办公的形式,但是他的劳动时间却增长了;还有一部分单位它是不能正常地去支付员工的工资,面对这种突发的用工状态的改变,我们国家是如何应对的呢?

  陆海娜:首先,新冠疫情它是一个突发的紧急状况,对各个国家造成的经济冲击,对企业造成的这些经营上的困难等等,包括对用工方面造成的很多的困境,都是相似的。

  这个方面,我们国家的行动还是比较迅速的。人社部在2020年1月份就很快出台了一个《通知》,专门针对疫情期间的用工关系,出台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比如说针对工资给付的问题,如果员工因为新冠疫情的控制,还有医学观察等等被隔离了,工资如何来支付?根据这个指导意见,企业应该是正常的支付观察期间、被隔离期间的员工的工资。在这个期间,如果员工的劳动合同到期了,要进行相应的顺延,一直顺延到隔离状态的结束。如果因为员工被隔离等等,不能够提供正常的劳动,是不能够以这个原因来解除劳动合同的,所以,是保障了劳动者的就业稳定和基本的就业的权利。

  对于企业方面,在疫情期间,确实是很多企业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对于这些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的企业,他们的用工关系怎么办呢?根据我们国家人社部出台的指导意见,是建议企业和员工集体地进行一个协商,来调整薪酬或者适当的减薪,或者减少员工工作的时间。通过轮岗轮休等等各种措施,尽量地做到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用这种方式来保障特殊时期的员工的就业。国家也相应地给予企业一些补贴等等,比如稳岗补贴。用这种办法来保障员工和他的家庭的基本的生存权。

  所以,人社部的规定是非常细致的,对很多特别技术性的细节方面也都想到了,包括促进在线调解等等,争取在疫情期间尽可能地化解劳动纠纷,来保持社会稳定。

  中国人权网: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劳动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灵活就业人员在稳就业、促复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人员无法被正常地归入到传统的劳动关系当中,针对这种现象,您认为应该如何保障这部分人的权利呢?

  陆海娜:平台经济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光是一个疫情议题,也是一个一般性的议题。疫情这个突发事件,凸显了平台经济促进就业的积极的作用。

  所以,现在的问题聚焦在我们如何去平衡平台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去保障在平台中的劳动者(的)权益,也是一个难题,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来一个令人满意的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其实世界各国包括我们国家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

  关于平台经济中的劳动者的保护,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识别的工作,因为它的劳动者有好多种。有一种就是传统的用工关系,给予一个劳动关系的全面的保护。另外一个类型就是我们传统的法律关系中的一种民事意义上的劳务关系,可以按照传统的民事关系来处理。比较有挑战的,也就是说现在世界各国正在应对的就是第三类的劳动者,一些平台的外卖员、网约车的司机,他只为这一个平台服务,他的生活来源都是来自于这个平台,所以他对这个平台的依赖——经济依赖性和从属性其实是非常强的。怎么来保护这一类的劳动者,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我的观点就是,我们必须对平台的劳动者保护采取一个人权的进路。人权进路是一个必须有的视角,而且它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指导原则和一个判断的标准。比如我们国家批准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的第6条、第7条和第8条,是一起来保护和工作相关的权利的。

  所以,从我个人研究的角度,可以做以下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的法律是需要进行一些创新,需要打破现在的这种《劳动法》的二元结构,要做到能够保护平台的所有的劳动者的一个最基本的劳动标准。比如说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的标准、健康和安全。平台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国家也应该对此出台相应的标准。当然这些正在讨论和酝酿之中。

  另外,社会保障一定要跟上。平台的劳动者,不管他是处在哪种劳动关系当中,工伤、医疗、还有养老,这些保险都要能够提供。

  另外一点,我想提到的是一个方案,就是可以促进工会领导的集体协商。比如说,先建立这个平台的行业工会,然后由这个行业工会来和平台进行一个集体协商,就工资、报酬、工作时长、还有工作条件,达成集体的协议。这是发挥平台和劳动者之间能动性的更好的一种方式。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平等不歧视原则。这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人权原则。

  中国人权网:刚刚听到您分享这么多,其实无论是在保障正常用工的群体,还是说灵活就业的群体,对于他们的权益保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就业总量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国家还要排除万难去稳定就业呢?

  陆海娜: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视工作权的保障的。在应对疫情对经济和企业的冲击方面,各个相关部门、各个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政策。我老家是江苏的,我回到老家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小微企业主告诉我,在社保缴费方面,一些小微企业是可以全部减免的,在税收方面也可以享受很大的优惠。我接触到的一些企业,一个季度如果它的营业额在30万以下,就可以免缴增值税。这个也是国家来保障就业的一个措施,帮助了企业等于扶持了就业。

  我还想谈一些机构做的促进就业的工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工会。比如说全国总工会有职工服务热线,北京的“12351”职工热线,在疫情期间为职工提供很多排忧解难,发挥调解联动机制的作用。线上的调解成功率大概在50%左右,我在江苏调研看到的一些数据更高,在线调解的成功率在70%左右。另外一个是工会引导的集体协商,尤其是行业的集体协商。比如说快递行业,协商内容包括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员工的休息时间,来减少劳动的强度,并且发放高温补贴。另外,工会还提供了一些线上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等,还有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等等。

  再谈一谈妇联。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女性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大于男性。疫情期间,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同时也要工作,比如在线工作、在家里工作等等,这种双重劳动对女性造成了一个比男性更大的负面的影响。所以,为了应对这样的一些影响,妇联出台了很多的支持性的政策和措施。比如说,妇联和各个银行合作推出了支持女性企业家的贷款,还有在疫情期间,很多的销售渠道中断了,妇联也很重视电商的销售平台,来帮助女性创业企业进行在线销售。浙江妇联就推出在电商平台重点推介女性经营的民宿等等,用这种方式来扶持女性企业家。另外在用工方面,妇联也组织了很多网上的技能培训,就是专门针对女性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比如说,在种植养殖,还有家政手工等等这些方面,开设了400多场的网络课堂,还组织了网上的女性专场招聘会,包括女大学生的招聘会,来帮助女性就业。妇联也进行了很多行业方面的支持,比如说,和其他部门一起来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大赛等等,以此来促进部分女性的就业。此外,我们也知道在疫情期间,家暴增加了,这是一个全球的现象。妇联对此专门进行了一些反家暴的支持,比如说提供网络咨询等等。

  总之,各行各业对应对疫情都做了很大的一个努力。但总的说来,我认为控制好疫情,做好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才是保障就业权、工作权的根本。

  中国人权网: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明确要求。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将稳就业放在做好“六稳”工作首位,就业优先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积极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岗位、保就业。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官网11月16日公布的信息显示,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五洲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