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2016 > 2016全国两会 > 媒体评论 >
为了人民的获得感

2016-03-06 14:16:12   来源:《瞭望》   

  十八大以来,民生改革啃下的全是硬骨头,决心和魄力令人惊叹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程程屈辰张冉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前所未有”。没有什么比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小组会议时所说的这番话,更适合描述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生领域的发展与变化了。

  出台收入分配改革顶层设计、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并轨”、整合建立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培养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推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民生改革啃下的全是硬骨头,决心和魄力令人惊叹。

  不仅如此,这两年多来,我们找到了民生政策的合理定位,即遵循现实国情,强调社会政策“托底”,使其有机融入宏观调控体系;我们更加重视民生政策的“均等化”和“普惠性”,整合以往“碎片化”的保障制度,着力缩小不同人群间的待遇差距;我们更加强调社会政策的精准高效,启动社会资源参与民生改善。“如今的中国民生政策,已经进入‘规范性的全面启动阶段’”。中央党校科社部副主任吴忠民这样认为。

  在《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民生领域专家眼中,十八大以来,各项民生政策之所以令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是因为我们的改革确实是沿着“让百姓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思路展开的。同时,也表明改革是实现利益调整并逐渐趋向合理性的一个过程,体现出包容性发展的特征,为“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实践注脚。

  民生政策陡然提速

  《瞭望》新闻周刊全面梳理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促进、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教育育人、文化发展、科学技术等9个领域的民生政策后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生政策出台的密度、保障实施的力度,远超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特别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之后,民生政策顶层设计的制定出台和铺展落实陡然提速。

  “从国际公认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来看,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各项指数和世界排名都有所提高,从2012年的101位跃升至2015年的90位。HDI指数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作为基础变量综合计算形成。排名上升,说明中国的民生现状持续改善,这与民生政策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

  “十八大以来出台的民生政策不仅数量多,更触动了一些实质性和根本性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并轨”、收入分配顶层设计等公认的“硬骨头”改革,取得了可见的效果;再如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整合,过去因涉及户籍、财政体制一直没有突破,如今也通过横向改革的配合有了具体进展。

  强调精准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生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这在扶贫领域最为凸显。对照2020年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体脱贫”的硬杠杠,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明确要求,并精准设定了扶贫攻坚的具体步骤:产业扶持解决3000万人脱贫,转移就业解决1000万人脱贫,易地搬迁解决1000万人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解决2000多万人脱贫。据此,各级地方党政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细化分解,确保落实。

  民生改善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仅“100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一条,背后的投资就高达6000亿元。与以往主要依靠基层相比,十八大以来的民生保障更加强调中央政府的责任。仅2014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就达到了70%以上。

  “真金白银”地提高投入强度的背后,也蕴藏着机制创新的智慧。“十八大以来的多项民生政策,均对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建设进行了专门设计,在准入、产权、投融资、税费等软硬件配套支持方面都有所涉及。2013年9月,国办还专门印发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爽表示,这些制度创新将有效保障民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让更多人从改革中受益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发展理念纳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进一步强调了所有的改革最终都要惠及老百姓,民生改革更是如此”。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如是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谈到,在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的新形势下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这对社会政策赋予了宏观调控的新功能,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保基本’和‘补短板’上,体现出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民生政策新思维。”李爽说。

  此后,各级政府“补短板”、“全覆盖”的民生工作重点更加明确,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体制改革等主要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加紧密,成为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考量要素。

  十八大以来,民生政策出台实施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更加强调“普惠性”和“均等化”。“比如提高城乡基本医保补助标准、持续增加退休职工基础养老金、提高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整合多项社会保险制度、加强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等民生部署,都是瞄准‘底线公平’,缩小不同人群间的保障水平差别。”杨宜勇说。

  改革,就是对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进行重大调整,并使之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推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持续下降,分别为0.474、0.473、0.469、0.462,达到近15年来的最低点。

  “包容性发展,强调的是改革可以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丁元竹说,最近去基层调研,发现有些人感觉隐性福利少了,“获得感”不高。这恰恰说明反腐成效正在显现,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都在改善。与之相对,低收入群体在医疗和养老保障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这表明民生政策的普惠性越高、均等化越强,百姓的“获得感”就越高,“共享”发展理念也因而得到了真正的实践支撑。

  立足基本国情把握民生“力道”

  民生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挑战着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特别是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于民生改革措施落实环节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须有充分预期。

  一方面,经济下行造成财政收入增速大幅降低,会对进一步改善民生所需的财力形成较大约束,这个问题在一些经济困难的重点地区更加突出。“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也会在一定时间内造成转岗分流等就业机会的转化,这同样是显性的困难和挑战。”龚维斌表示。

  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中梗阻”问题仍然存在,对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形成现实障碍。“比如社会保险的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居民社会保险的城乡统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民生领域建设等,都受到来自现行财政分配体制、土地产权拥有和流转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阻碍。”李爽说。

  与此同时,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一代民众的民生需求和预期越来越高。而从民生发展的刚性特征来看,只能做加法,不宜做减法,否则可能会引发抵触,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而且,在利益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民生需求也是分层分群的。比如,老年人更关注养老医疗改革,年轻人更关注保障房、教育、户籍等改革。“既然‘众口难调’,就需要通过机制进行优先排序,协调相关力量保障落实。对于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也要有充分准备。”杨宜勇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改善民生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财政收入多时,要安排好资金流向,全力以赴地解决民生难题;财政收入少时,应合理安排,实事求是,尽力解决当前必须解决又有能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杨宜勇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不能抛开基本国情,给群众开‘空头支票’。十八大以来出台的民生政策很好地践行了‘适度原则’,今后的民生改革也应如此。”

  “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揽子解决的方式,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发展经济要防止速成论,改善民生也是如此,应该多试点、小步走、不停步。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瞄准全面小康‘目标基准’,避免超出承受能力,掉入‘高福利陷阱’”。吴忠民说。□


分享:
收藏 复制 打印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

上一篇:一起走好这五年
下一篇: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奏响人民至上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