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十三五”地方发展新思路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专题2015 > 聚焦“十三五” > 文章 >
理清“十三五”地方发展新思路

2016-05-25 09:24: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佐军

  “十三五”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动,各级地方政府都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理清未来发展思路的问题。下面拟提出若干建议。

  第一,认清新形势。即要认清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后,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日益加剧,出口难度加大,中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国际形势;认清国内持续三十多年的GDP年均9.8%左右的高速增长时代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到年均增长6%至7%左右甚至更低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认清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进入新阶段,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开始呈现新的特点;认清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蓄势待发,将对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带来重大影响;认清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全球治理体系带来新秩序等。

  第二,抓住新机遇。即要抓住消费结构由“吃穿住行用”向“学乐康安美”(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升级带来的新产业和新产品发展的机遇;抓住中国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场,知识或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交融发展,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抓住城镇化进入到加速阶段下半场(城镇化率30%至50%属于上半场,50%至70%属于下半场,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6.1%),一方面城镇化还将继续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城镇化开始提高品质带来的新机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区域分工协作不断加深带来的新机遇;抓住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突破,为相关产业和产品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抓住供给侧改革和全面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增多带来的新机遇等。

  第三,迎接新挑战。即要迎接中国经济还将继续下行直至探底,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带来的新挑战;迎接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种阵痛开始显现带来的新挑战;迎接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导致权益格局调整带来的新挑战;迎接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税费成本、交易成本等成本不断升高,“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带来的新挑战;迎接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新挑战;迎接16-65岁之间的生产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带来的新挑战等。

  第四,树立新理念。即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空间创新等全面创新,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形成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格局;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节约资源能源,优化资源能源结构,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优化对外开放布局,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开展精准扶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人口均衡发展等。

  第五,找准新定位。即要认清定位的重要性:“定位决定成败”,“定位也是第一生产力”;要根据新的国内外形势和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找准新的、高屋建瓴的、能统帅其他各个层次定位的本地总体定位;在总体定位下,找准新的经济功能定位、政治功能定位、文化功能定位、生态功能定位、制度创新功能定位;找准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定位,尤其是其中的主导产业定位,同时明确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找准新的空间布局定位,使本地的各地区、各园区分别形成特色定位,错位发展,分工协作;找准新的品牌形象定位,做好本地的区域精神设计、标识设计、重要节会活动设计、宣传口号设计等;找准新的发展模式定位;找准新的运行机制定位等。

  第六,培育新动力。即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创客、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中心、创新型政府等创新主体;尽快将经济增长动力从需求侧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转向供给侧的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或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需求动力结构内部也要有原来主要依靠外需转向主要依靠内需,由原来主要依靠投资转向主要依靠消费,由原来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转向主要依靠社会投资等。

  第七,发展新产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按照是否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是否符合绿色低碳潮流、是否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是否符合政策鼓励方向的标准,尽可能发展有前景的产业,如绿色制造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绿色资源能源产业、大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新兴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农业等。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佐军)

上一篇: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解读《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